地名:宜和村 | 隸屬:濱江新區辦事處 |
區劃代碼:321282406200 | 代碼前6位:321282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蘇M |
長途區號:0523 | 郵政編碼:2253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以原宜和鄉取名宜和大隊,故名。
基本介紹:
宜和村東臨新普村,西靠天生港,南至宜稼村,北鄰北麥村,轄區總面積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50畝。現有奶牛養殖場、花卉苗木等5個特色產業,村共有住戶1035戶,常住人口2986人。村兩委領導班子多年來,積極投身到村委會各項工作和各項建設中。目前,村擁有辦公大樓720平方米,設有“七室、三站、兩欄、一場所”(即村民議事室、檔案室、老年活動室、調解室、村警務室、殘疾人康復室、便民服務室;居家養老服務站、計劃生育世代服務站、“995461”關工委活動站;村務公開欄、法制宣傳欄;村民健身廣場)的村服務功能,整個村環境優美,治安管理到位,鄰里團結互幫互助,村民爭創五好家庭的氣氛濃烈,人人爭做遵紀守法的好公
歷史沿革:
1969年改名為新興大隊,1981年恢復原名為宜和大隊,1984年改為宜和村。
周邊相關:
宜和村附近有靖江岳廟、劉國鈞故居、馬洲書院、靖江鐘樓、靖江孤山、馬洲公園等旅游景點,有靖江香沙芋、靖江豬肉脯、靖江肉脯、元麥粯子、靖江蟹黃湯包、玉爪蟹等特產,有寶卷(靖江寶卷)、興化傳統木船制造技藝、清明節(溱潼會船)、茅山號子等民俗文化。
區劃: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市·濱江新區辦事處·宜和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