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湖熟街道 | 隸屬:江寧區 |
區劃代碼:320115008 | 代碼前6位:320115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蘇A |
長途區號:025 | 郵政編碼:210000 |
轄區面積:約14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11萬人 |
人口密度:約55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6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河南社區 | ~001 | 主城區 | 河南社區:社區辦公地址位于湖熟小學南側。…[詳細] |
湖熟社區 | ~002 | 城鄉結合區 | 因轄境在湖熟集鎮得名。1958年建湖熟大隊、楊家邊大隊。1982年12月分別改設湖熟村民委員會、楊家邊村民委員會。2001年3月湖熟村民委員會和楊家邊…[詳細] |
和進社區 | ~003 | 城鄉結合區 | 土改時為和進鄉境,故名。1958年建和進大隊、友誼大隊。1982年12月分別改設和進村民委員會、友誼村民委員會。2006年8月和進村民委員會和友誼村民…[詳細] |
龍都社區 | ~004 | 城鄉結合區 | 龍都社區:位于江寧區東南部,龍都是民國“報業巨子”史量才的故里。它有一處完好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群,被南京人稱為“小九十九間半”的“朱家大院”,始建于明代…[詳細] |
周崗社區 | ~005 | 城鄉結合區 | 周崗社區:社區辦公地址位于周崗中學南側。…[詳細] |
金橋社區 | ~006 | 城鄉結合區 | 江寧區湖熟街道金橋社區位于句容河白米圩區,毗鄰湖熟集鎮,2006年由金橋、顏莊兩村合并而來,區域面積4.87平方公里。目前總人口2356人,常住戶82…[詳細] |
新農社區 | ~007 | 城鄉結合區 | 新農社區:社區辦公地址位于秦祿大道東側。…[詳細] |
楊柳湖社區 | ~008 | 城鄉結合區 | 楊柳村位于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距南京約四十公里)楊柳村地處外秦淮河平原,全村居民1348人,村莊依山傍水,北靠馬場山,前臨楊柳湖,富有濃郁的江南水鄉…[詳細] |
雙新社區 | ~009 | 城鄉結合區 | 因是新光與汾前兩村委會合并,汾前原名新生,故名。…[詳細] |
尚橋社區 | ~010 | 城鄉結合區 | 尚橋社區:社區辦公地址位于龍都派出所西側。…[詳細] |
新躍社區 | ~011 | 村莊 | 1956年于此建新躍高級社,沿用此名。1958年建新躍大隊、范(土區)大隊。1982年12月分別改設新躍村民委員會、范(土區)村民委員會。2006年8…[詳細] |
耀華社區 | ~012 | 村莊 | 為紀念在此抗日犧牲的張耀華烈士命名。1958年建耀華大隊、新墩大隊。1982年12月分別改設耀華村民委員會、新墩村民委員會。2006年8月耀華村民委員…[詳細] |
河北社區 | ~013 | 村莊 | 河北社區:社區辦公地址位于湖熟中學東北4公里處。…[詳細] |
東陽社區 | ~014 | 村莊 | 東陽社區:社區辦公地址位于龍都中學北側。…[詳細] |
晶明村 | ~200 | 村莊 | 晶明村:村委辦公地址位于南京多肉植物園西側。…[詳細] |
三界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三界社區位于湖熟街道的東南面,地處百米圩腹地,南方與郭莊鎮接壤,北靠句容河,東面是丹桂社區,西面是河南社區。社區面積4.2平方公里,管轄11個村莊,總…[詳細] |
丹桂村 | ~202 | 村莊 | 原為丹桂鄉,因在赤山西,境內有杜桂村得名,“丹”即“赤”。…[詳細] |
萬安村 | ~207 | 村莊 | 以轄境在原萬安鄉得名。1958年建永安大隊。1962年析出建永勝大隊。1964年永安大隊析出建永躍大隊。1982年12月永安大隊改設永安村民委員會、永…[詳細] |
和平村 | ~208 | 村莊 | 和平村:村委辦公地址位于周崗社區西側2公里處。…[詳細] |
錢家村 | ~209 | 村莊 | 以駐地錢家自然村得名。1958年建錢家大隊。1962年析出建石辣大隊。1982年12月錢家大隊、石辣大隊分別改設錢家村民委員會、石辣村民委員會。200…[詳細] |
徐慕村 | ~210 | 村莊 | 徐慕社區由原徐慕村和雙釋村整合而成,地處江寧區湖熟街道周崗集鎮東南部。東接句容市郭莊鎮,南至二干河,西臨周崗社區,北連綠楊社區,區域面積8.8平方公里…[詳細] |
綠楊村 | ~211 | 村莊 | 以駐地綠楊頭自然村得名。1958年建綠楊大隊、高陽大隊、新農大隊。1982年3月新農大隊更名李(土蓋)大隊。1982年12月分別改設綠楊村民委員會、高…[詳細] |
地名由來:
以西漢的古縣名“湖熟”得名。“湖熟”,民間相傳因地近劉陽湖,物產豐饒得名。
基本介紹:
素有“小南京”美譽的湖熟鎮位于南京市江寧區東南部,地處江、句、溧三區(市、縣)交界處,經行政區劃調整,新湖熟由原湖熟、龍都、周崗三地合并而成,總面積145平方公里,管轄12個行政村,10個社區,人口8.02萬人。近年來,該鎮堅持以服務方便群眾為宗旨,以加速鎮域經濟發展為目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工業集中區為平臺,全鎮經濟和社會事業不斷實現跨越。2006年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5.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3億元,實現財政收入3927萬元。曾先后獲得省、市文明鎮榮譽稱號。
湖熟文化 湖熟文化底蘊厚重。湖熟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湖熟文化”的發源地,與河姆渡文化同期,距今已有4000-5000
榮譽排行:
2023年1月,江蘇省愛衛辦命名湖熟街道為2022年江蘇省健康鎮。
2022年1月,湖熟街道入選2021年智慧健康養老示范街道(鄉鎮)名單。
2018年3月,江蘇省環保廳公布湖熟街道為首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
2016年12月,江蘇省愛衛會命名湖熟街道為2016年度江蘇省衛生鎮(村)。
2010年3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湖熟街道2010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楊柳村民居群時代:清地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湖熟鎮楊柳村楊柳村地處外秦淮河平原,全村居民1348人,村莊依山傍水,北靠馬場山,前臨楊柳湖,富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楊柳村始建于明萬歷七年(
南京史量才故居史量才原名史家修,1880年生于湖熟鎮楊板橋村,原《申報》總經理,著名新聞事業家,社會活動家。墻上有2000年3月原江寧縣人民政府所立的一塊牌匾,“史量才故居”五字。故居內陳列
湖熟清真寺位于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水北大街39號。湖熟清真寺是湖熟街道一千余回民進行教禮活動的主要場所。2006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修理,重建大殿。清宣統
龍都烈士墓,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龍都社區龍都中心小學東約10米。 該烈士墓建于1977-1978年,是為紀念抗日戰爭時期在龍都一帶打游擊而犧牲的劉鶴亭等烈士而修建的。墓園坐東朝西,
前崗古文化遺址位于江寧區湖熟街道耀華社區,時代為新石器。位于江寧區湖熟街道的湖熟鎮內有梁臺、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崗等10多處,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即“湖熟文化”遺址的中
歷史沿革:
秦代,屬秣陵縣。
漢初建胡孰縣,“胡孰”疑為吳越語地名的華夏文字記音,確切含義不詳,待考。
西漢武帝元朔元年(前128)置胡孰侯國。
東漢復置胡孰縣,亦稱湖熟縣。
孫吳省為湖熟典農都尉。
晉復為湖熟縣。
南朝亦稱湖孰縣。
隋廢入江寧縣。
宋稱湖熟市。
明稱湖熟鎮。
清代湖熟鎮為上元縣五大鎮之一。
民國為江寧縣所屬最大的鎮。
新中國成立前為第五區湖熟鎮。
1949年湖熟鎮改為縣屬鎮。
1955年屬湖熟區。
1957年,為江寧縣湖
板鴨,是江寧湖熟久負盛名的特產。相傳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清時作為貢品進獻皇宮,稱為“貢鴨”;官吏之間也經常以板鴨為禮物互相饋贈,名曰:“官禮板鴨”。湖熟板鴨堅持傳統的“炒鹽腌、清鹵復、晾的干、煮的
史量才(1880~1934),原名家修。江寧縣人。報業資本家。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考入杭州蠶學館,畢業后相繼在上海王氏育才學堂、兵工學堂、務本女學、南洋中學任教。光緒三十年在上海創辦女子蠶桑學堂
張棟梁(1887~1937),號仲庵。江寧縣人。中醫。祖父張一峰,曾被清乾隆皇帝派往阿富汗為王子治病,載譽回國,封太醫院御醫。其父張少鴻長年在攝山行醫,后因房屋毀于兵燹,全家遷回江寧湖熟鎮。張棟梁少隨
區劃: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