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橋村 | 隸屬:正余鎮 |
區劃代碼:320614114201 | 代碼前6位:320614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蘇F |
長途區號:0513 | 郵政編碼:226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由2001年前的新高村和岸橋村二村合并,因兩村位于有較長歷史的新高橋,故取名新橋村。
基本介紹:
新橋村屬正余鎮鎮區所在村,南靠通呂河,東與新和村接壤,北與通州市相鄰,全村共有1317戶人家,3640個農業戶口,2177畝耕地。區域內,現有中、小型企業28家;國家級農業示范項目一個,市級項目三個:浴室、游泳池、餐飲業、旅館等第三產業蓬勃發展。2008年國民生產總值181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900元,村集體收入35萬元。今年,我們在鞏固去年創建成果的基礎上,在市、鎮上級職能部門的正確領導和精心指導下,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村民自治組織的作用,朝著新的創建目標再接再勵,加大創建力度,團結和帶領全村群眾知難而上,使生態村創建工作又取得了新的進展。如今,除自來水入戶率仍保持去年的9
歷史沿革:
新高村1956年為新河社,1958年稱四大隊,1981年為新高大隊,1983年體改時為新高村,岸橋村1956年為新高社,1958年為十五大隊,1983年體改時為岸橋村,2001年村行政區劃調整時由新高,岸橋合并為新橋村,后名稱未變,一直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新橋村附近有張謇文化旅游景區、中國疊石橋國際家紡城、世外桃園休閑農莊、江蘇省江海博物館、泰伯祠廟、法光寺等旅游景點,有海門山羊、海門大紅袍赤豆、海門大白皮蠶豆、萬年香沙芋艿、海門香芋、海門黃雞等特產,有海門山歌、釀造酒釀造技藝(海門頤生酒造技藝)、南通色織土布技藝、葫蘆工藝、柞榛家具制作技藝、海門羊肉烹制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