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文峰街道 | 隸屬:廣陵區 |
區劃代碼:321002003 | 代碼前6位:321002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蘇K |
長途區號:0514 | 郵政編碼:225000 |
轄區面積:約5.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36萬人 |
人口密度:約1177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社區、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福運門社區 | ~001 | 主城區 | 福:福是福祉、福佑的意思,運:好運的意思,因社區靠近以前的福運門址,故而得名。…[詳細] |
寶塔灣社區 | ~003 | 主城區 | 因轄區內文峰寺文峰塔,文峰塔處在古運河彎道處,故而得名。…[詳細] |
三里橋社區 | ~004 | 主城區 | 三里橋社區:成立于2002年9月,位于揚州市區南部,轄區內有亞星客車廠宿舍大院、工人新村等小區。共有居民1817戶、3915人。…[詳細] |
聯誼路社區 | ~005 | 主城區 | 聯誼路社區:位于揚州市東南部,成立于2002年10月,轄區面積0.48平方公里,人口5889人。…[詳細] |
八大家社區 | ~006 | 主城區 | 八大家社區:成立于2001年9月,位于揚州市城區南部的七里河以南,社區面積0.16平方公里,住戶2056戶,居民5887人。…[詳細] |
連運社區 | ~008 | 主城區 | 連運社區:位于揚州主城區東南部,東與連福社區相連,北與渡江村相接,南與湯汪鄉搭界,西與文峰、九龍村為鄰,社區面積0.29平方公里,居民約3975戶,1…[詳細] |
連福社區 | ~009 | 主城區 | 連福社區:位于揚州城區南部,轄區面積0.3平方公里,居民2914戶,約8742人,于2011年1月12日成立。…[詳細] |
鼎園社區 | ~010 | 主城區 | 因駐地小區得名,現寓意為鼎力相助,為民鑄鼎,幫助居民達到希望彼岸,故而得名。…[詳細] |
東花園社區 | ~011 | 主城區 | 因地處東花園,故而得名。2001年由東花園居委會(1981年建立)、劉莊居委會(1993年建立)組建東花園社區居民委員會;2002年劃入曲江街道;20…[詳細] |
渡江社區 | ~012 | 主城區 | 因境內有渡江村而得名。自2018年得名以來沿用至今。…[詳細] |
渡江村 | ~200 | 城鄉結合區 | 廣陵區文峰街道渡江村位于揚州市古城南郊,東與廣陵區湯汪鄉接壤,南至連運路,西至渡江南路,北至七里河,開發東路穿境而過。渡江村現轄區面積1.2平方公里,…[詳細] |
文峰村 | ~201 | 主城區 | 文峰街道文峰村地處古運河寶塔灣、七里河橫貫東西,因文峰寺而得名。全村現有新莊、陸莊、楊莊、寶塔、花局、花業、西花園、花元莊、吳巷、步家、梅家、談家、季…[詳細] |
地名由來:
明代文學家兵部侍郎王世貞《文峰塔記》中說:“此僧在少林寺從師披剃,命名日鎮存,把缽維揚,至南關之外福田庵結夏,有感于阿育王事,發希有想,擬創寶塔……”塔建成后,當時中丞邵御史聞而喜之,題名“文峰塔”,文峰街道取名與文峰塔而來。
王世貞(1526~1590) 明代文學家。字元美,號鳳州,□州山人。太倉(今屬江蘇)人。自幼有才華。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士。初任刑部主事,與李攀龍、謝榛、宗臣、梁有譽、吳國倫、徐中行等相唱和,繼承并鼓吹前七子復古理論,史稱后七子。屢遷…… 王世貞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文峰街道
文峰街道地處揚州城市南部,北依廣陵古城,西接市開發區,南臨沿江,有城有鄉,現轄2個村、8個社區,總面積5.4平方公里,總人口5.6萬人。近年來,該街道緊緊圍繞“率先達小康,建設新文峰”的目標,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在科學發展中創新實踐,在鼓勁實干中重點突破,突出招商引資,壯大工業經濟,優化商貿質態,創建和諧社區,加速城市化進程,不斷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呈現出快速發展、強勢攀升的良好態勢。2006年實現全部工業現價產值9.1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6.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億元、工業技術改造投入1億元、商貿營業額3.98億元、市場
歷史沿革:
1949年設為揚州市康山區,同年撤銷康山區設為康山,福運,節孝3鎮。
1951年合并康山,福運,節孝3鎮設立揚州市城南區,以地處揚州城南得名,1955年冬撤銷城南區,改設為城面,康山2街道。
1960年撤銷城南城南,康山2街道建城南人民公社。
1981年改公社為城南街道。
1983年揚州市升為地級市,于城區設置廣陵區,城南街道屬之。
2002年1月市區區劃調整。
原城東鄉文峰村,渡江村并入,更名而得今文峰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