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椏溪街道 | 隸屬:高淳區 |
區劃代碼:320118006 | 代碼前6位:320118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蘇A |
長途區號:025 | 郵政編碼:210000 |
轄區面積:約11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59萬人 |
人口密度:約39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東圩村 | ~202 | 村莊 | 東圩村:位于椏溪街道東南,地處胥河沿線,北與椏溪村相鄰,東與溧陽市交界,南與蕪太村相鄰,西與椏溪村接壤。全村面積約5.1平方公里,轄區19個自然村,2…[詳細] |
永寧村 | ~205 | 村莊 | 永寧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永尚村 | ~208 | 村莊 | 永尚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穆家莊村 | ~215 | 村莊 | 據高淳地名錄載:穆姓率先遷居此地開基建村,故名。…[詳細] |
永勝村 | ~217 | 村莊 | 永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蕪太村 | ~221 | 村莊 | 蕪太村:由原韓橋等村合并而來。位于椏溪街道東南部,東與常州溧陽社渚鎮一河之隔南與定埠村玭鄰,西與東壩街道交界,北與新墻村相隔,蕪申運河、蕪太公路(S2…[詳細] |
鎮南村 | ~222 | 村莊 | 因該村委會居于原定埠鎮東邊,故名。2000年陳家村村民委員會、荷花塘村村民委員會合并成立鎮南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新墻村 | ~223 | 村莊 | 以原新華村村民委員會與墻門村村民委員會合并后各取前一字組合得今名。…[詳細] |
定埠村 | ~224 | 村莊 | 定埠村:位于椏溪街道南邊胥河邊,與安徽省隔河相望。整個村由椏溪里、墻屋里、鶴窠、秋藤樹、東莊、塞下、小菜園、先鋒、胥溪、新村、西韋、大村、東韋、東頭咀…[詳細] |
椏溪村 | ~225 | 主城區 | 椏溪村地處椏溪集鎮周圍,通過二次行政村合并以來,行政區域面積9.4平方公里,有31個自然村,5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近8000人,2301戶,全村耕地面…[詳細] |
荊山村 | ~226 | 村莊 | 原村委會位于金山腳下,金與荊諧音,故名。…[詳細] |
橋李村 | ~227 | 村莊 | 橋李社區:位于椏溪鎮西北7公里處,耕地面積3700畝。
自然環境優越,生態資源豐富,其所在的椏溪鎮是國家科技部確定的首批新農村建設的示范鄉鎮。經過多…[詳細] |
藍溪村 | ~228 | 村莊 | 藍溪村位于高淳縣椏溪鎮西北部,村域總面積約8.53平方公里。全村共轄12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026戶,總人口3053人,黨員101人,村域耕地面積35…[詳細] |
瑤宕村 | ~229 | 村莊 | 瑤宕為“南京綠色自然村”的試點村之一。位于高淳縣丘陵山區,地處椏溪鎮西部,與漆橋鎮茅山村相鄰。瑤宕村有13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總面積6.5平方公…[詳細] |
顧隴村 | ~230 | 村莊 | 此村地處山區,環顧四周均為隴崗,故名。1958年成立顧隴大隊;1983年改名為顧隴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躍進村 | ~231 | 村莊 | 躍進社區:位于椏溪鎮西北部,S246省道鄰村而建。面積5.8平方公里,有7個自然村、865戶,總人口2547人。…[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椏溪古稱丫枝埠,俗稱丫枝港,因有條排泄山洪的河道與古胥河相連,形如“丫”字,后將“丫枝”諧音為“椏溪”,鎮名因此得名。
基本介紹:
高淳縣椏溪鎮位于南京市高淳縣的東部,是江蘇省新型小城鎮之一,東與溧陽交界、南距安徽郎溪定埠鎮8公里、北與溧水縣毗連。全鎮總面積115平方公里,人口5萬人。
椏溪歷史悠久,早在三千年前就有人類活動。椏溪集鎮的形成始于明崇禎末年,優越的地理條件使之成為兩省四縣
交界地區商貿會聚的中心。集鎮交通十分便利,水上通航可達蘇、錫、常、滬,是太湖的內河黃金水道;陸路交通四通八達。
椏溪屬北亞熱帶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土地肥沃,北部丘陵山區竹木環繞,山清水秀;南部多為水鄉圩區;水產資源十分豐富,特種水產發展迅速。農業作物盛產粳、糯稻和油菜籽等;糧油商品
榮譽排行: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公布,椏溪街道位列第224名。
2018年3月,江蘇省環保廳公布椏溪街道為首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
2016年12月,江蘇省愛衛會命名椏溪街道為2016年度江蘇省衛生鎮(村)。
2016年10月,椏溪街道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2015年12月,江蘇省商務廳確定椏溪街道為首批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示范鎮。
2014年7月,椏溪街道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1年10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椏溪街道2011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瑤池生態旅游風景區位于高淳縣椏溪鎮,這里群山疊翠、綠水相間、空氣清新、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具有原始天然的自然環境和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如同瑤池仙境一般,2004年被評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
南京瑤宕村 南京瑤宕村位于高淳縣丘陵山區,地處椏溪鎮西部,與漆橋鎮茅山村相鄰。該村有13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總面積6.5平方公里,總戶數890戶,人口2666人,耕地面積2222畝,山
仁德堂位于椏溪鎮中官莊村,始建于清,解放后曾作牛棚、隊屋,現為村上祠堂。原有三進,現存兩進兩廂房,前進倒塌。建筑座北朝南,磚木結構,青磚小瓦,硬山頂,前軒后廳,明間抬梁式,次間穿斗式,正梁及
高籃土墩墓群位于椏溪鎮高籃村北約50-400米。有封土墩10座,地處低丘崗背。墩高約2-5米,底徑約10-25米。1977年發掘二座,共有墓葬31座,一般不見墓坑和葬具,尸骨無存,僅一墓殘留
墳上村石刻位于高淳縣椏溪鎮墳上村滾水壩西岸。原有一對,乃明朱元璋時,當地一位三品大員的家宅建筑構件,后原宅毀,石刻被移至此,另一塊在搬移過程中損毀。石龍青石質,長1.8米,高0.4米,寬0.
歷史沿革:
1949年高淳解放時設椏溪區。
1957年9月撤銷更名為永寧鄉。
1958年改名為永寧人民公社。
1983年4月又改名為椏溪鄉。
1989年11月撤鄉建鎮,更名為椏溪鎮,2019年撤鎮設街,更名為椏溪街道,沿用至今。
區劃: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椏溪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