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張埝村 | 隸屬:皇塘鎮 |
區劃代碼:321181104201 | 代碼前6位:321181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蘇L |
長途區號:0511 | 郵政編碼:212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因村委會駐地在張埝村,故而得名。張捻原名張堰,該地多湖塘沼澤,村民筑堰護村,故稱堰。因方言中堰與捻音近,訛誤為張捻。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張埝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張埝村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村,張埝村榜上有名。
基本介紹:
張埝村:2010年7月由原張埝、支溪河等二村合并而來。位于皇塘鎮東大門,張埝老街位于村中心地帶。東臨常州市武進區鐘樓區,北接積善村,南靠宏圖村,340省道擦肩而過。社區面積8.6平方公里,有60個自然村,86個村民小組,1962戶,5165人。
張埝村與白兔村、皇塘村、丁橋村、白鶴社區、大南莊村、新豐街社區、宏圖村、鶴溪村、蔣墅村、滕村村、積善村、后亭村相鄰。
歷史沿革:
張堰為舊地名,曾置區、鄉。
民國時,村域分屬導墅區張堰鄉、東港鄉。
1953年,屬張堰區。
1956年復屬導墅區。
1957年撤銷導墅區,分建了皇塘、蔣墅二個大鄉。
1958年,皇塘、蔣墅兩鄉合并成立了張堰人民公社,朝西、太平屬張堰大隊,錢甲屬積善大隊。
1959年5月,撤銷了張堰人民公社,分建了皇塘、蔣墅兩個人民公社,朝西、錢甲屬蔣墅;張堰、太平屬皇塘人民公社。
1983年,恢復鄉、村建制,公社改成鄉,大隊改
周邊相關:
張埝村附近有丹陽天地石刻園、中國(丹陽)眼鏡城、總前委舊址紀念館、九里風景區、萬善公園、九曲河樞紐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丹陽黃酒、鎮江江蟹、鎮江肴肉、丹陽封缸酒、延陵鴨餃、陵口蘿卜干等特產,有丹陽封缸酒傳統釀造技藝、丹陽董永傳說、四月初八趕天狗、南鄉田歌、華山畿的傳說等民俗文化。
區劃:江蘇省·鎮江市·丹陽市·皇塘鎮·張埝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