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山陽鎮 | 隸屬:寶應縣 |
區劃代碼:321023111 | 代碼前6位:321023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蘇K |
長途區號:0514 | 郵政編碼:225000 |
轄區面積:約122.7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79萬人 |
人口密度:約22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山陽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該社區位于山陽鎮中心,故同鎮名。明代有井三口,井旁有洪水沖擊形成的三條溝,名“三眼溝”,后諧音“山陽溝”(現尚存兩古井遺址),簡稱山陽。…[詳細] |
萬緣社區 | ~002 | 鎮鄉結合區 | 因清康熙年間此地曾有一萬緣庵,故而得名。…[詳細] |
興同村 | ~200 | 村莊 | 因該地境內有同心圩,后稱興同而得名。1958年為興同大隊。1981年改為興同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龔陳村 | ~201 | 村莊 | 因境內有龔、陳二莊,各取一姓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沿湖村 | ~202 | 村莊 | 因村莊建設在湖的旁邊,故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金莊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因當地金姓村民較多,故名。1958年建金莊大隊,文革時改為金光大隊。,1981年恢復金莊大隊名稱。1983年改為金莊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春光村 | ~204 | 村莊 | 春光村:2000年由原春光、長溝兩村合并而來。…[詳細] |
楊河村 | ~205 | 村莊 | 因境內有楊莊且位于大運河畔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徐莊村 | ~206 | 村莊 | 因境內有大徐莊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合心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因取合力同心謀發展之意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吳壩村 | ~208 | 村莊 | 因該地境內吳壩莊,故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大東村 | ~209 | 村莊 | 以駐地大東莊而得名。因此莊較大,且位于大溜河東,故名。…[詳細] |
徐楊村 | ~210 | 村莊 | 因境內有大、小徐莊和楊家莊,故合稱徐楊村。…[詳細] |
中南村 | ~211 | 村莊 | 中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順河村 | ~212 | 村莊 | 順河村:位于中南村以南2公里處,白馬湖東岸。…[詳細] |
光輝村 | ~213 | 村莊 | 境內有一輝勝圩建于清嘉慶年間,因受淮水沖擊而常破圩,百姓戲稱“灰孫圩”,后諧音改寫為“輝勝圩”。后文革期間改名光輝。…[詳細] |
頌陽村 | ~214 | 村莊 | 因時代背景,取歌頌太陽的寓意而得名。1958年為楊橋大隊,后改為頌陽大隊。1983年改為頌陽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公民村 | ~215 | 村莊 | 因做新中國公民的寓意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鎮駐地三陽溝自然村,明代有井三口,井旁有洪水沖擊形成的三條溝,名“三眼溝”,后諧音“山陽溝”(現尚存兩古井遺址),簡稱山陽,鎮以村得名。
基本介紹:
山陽鎮位于江蘇揚州寶應縣。下轄:
321023111001 121 山陽居委會
321023111002 122 萬緣居委會
321023111200 220 興同村委會
321023111201 220 龔陳村委會
321023111202 220 沿湖村委會
321023111203 122 金莊村委會
321023111204 220 春光村委會
321023111205 220 楊河村委會
321023111206 220 徐莊村委會
321023111207 122 合心村委會
321023111208 220 吳壩村委會
3210231
榮譽排行:
2020年12月,山陽鎮入選2020年度江蘇省衛生鎮(村)名單。
2018年3月,江蘇省環保廳公布山陽鎮為首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
2014年6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山陽鎮2012—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山陽大閘位于寶應縣山陽鎮楊河村雙閘組。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49年為淮寶縣山陽區。
1950年5月,劃歸寶應縣,仍屬山陽區。
1958年4月撤區,設山陽、萬元鄉。
9月,合并建立山陽公社。
1982年3月析出長溝公社。
1983年9月改置鄉。
1987年3月撤鄉設鎮。
2000年4月,長溝鄉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