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迎風橋鎮 | 隸屬:資陽區 |
區劃代碼:430902102 | 代碼前6位:430902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湘H |
長途區號:0737 | 郵政編碼:413000 |
轄區面積:約5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29萬人 |
人口密度:約60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迎豐橋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迎豐橋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左家侖村 | ~201 | 鎮中心區 | 左家侖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牛角侖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牛角侖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鄒家橋村 | ~204 | 村莊 | 鄒家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迎風橋村 | ~207 | 村莊 | 迎風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花園村 | ~213 | 村莊 | 新花園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鮮魚塘村 | ~215 | 村莊 | 鮮魚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塘村 | ~217 | 村莊 | 新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黃花侖村 | ~220 | 村莊 | 黃花侖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民國十七年(1928年)修建長常公路(現為319國道)時,在此建了一座車行木橋,木橋北面正對著大椏口(新塘),迎風而立,故名為“迎風橋”。
基本介紹:
益陽市資陽區轄鎮。1950屬益陽縣第三區,1958年建公社,1984年劃屬原益陽市管轄,并設鎮。位于區境西北部,面積54平方公里,人口3.3萬。鎮政府駐左家侖,距城區10公里。319國道、益(陽)沅(江)公路經此。轄左家侖、迎風橋、新塘、黃家垸4個居委會和左家侖、光榮、牛角侖、鄒家橋、陳家山、楠竹山、迎風橋、柏蔭村、白沙塘、紅星、田家村、花園、劉家坪、鮮魚塘、老案塘、新塘、黃花侖、瓦子塘、陳家橋19個村委會。鄉鎮企業以建材、建筑業為主,有大小磚廠10余個。盛產水稻、茶葉、生豬。左家侖集鎮設有糧食市場。益陽師范專科學校和22萬伏變電站座落境內。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迎風橋鎮被確定為2022屆湖南省文明村鎮。
歷史沿革:
1954年,屬益陽縣的迎風橋區。
1956年6月,撤區并鄉設立迎風橋鄉。
1958年9月,香鋪侖鄉并入,成立迎風橋人民公社,公社駐地移至左家侖。
1961年7月,撤銷迎風橋大公社,設立迎風、香鋪侖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改迎風人民公社為迎風橋鄉。
1984年4月,屬縣級益陽市。
1985年2月,鄉改鎮。
1994年4月,撤市建區后屬資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