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鎮是耒陽市的西大門,與常寧市的蔭田鎮隔春陵水相望,距市區15公里。相傳明末吳三桂曾率兵安營扎寨于此,意在此建都,故而得名""南京城"",以后此地沿用南京這一名稱。解放后,建立南京鄉政府。1995年撤區并鄉時,劃出板陂村成立新南京鄉。 全鄉面積76平方公里,人口2.4萬,轄15個行政村,188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4361畝,其中水田16083畝,旱土8278畝。全鄉油茶資源豐富,有油茶面積5.4萬畝,年產茶油3萬公斤以上,是耒陽市有名的""油茶之鄉""。
交通便捷,1811線1811X附線貫通全境。1997年開通程控電話,更加快了人們與外界的聯系。在鄉黨政班子的領導下,全鄉正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車頭村的黃花菜,集景、西江兩村的烤煙,城上鋪村的水果,龍鳳、江里兩村的西瓜種植均達到了較大規模。鄉黨委、鄉政府決心以點帶面,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力爭求實績、求實效,在農村發展中鍛煉干部,培養干部,再現南京當年來陽市的""黃埔軍校""稱號。
南京鄉礦產資源豐富,金屬錳和金屬鋅的蘊藏量居耒陽市首位。
南京鄉山青水秀,風光旖旎。冬春交換之時,漫山遍嶺的油茶花如白雪鋪地,晶瑩潔白,一派白綠交織的景觀。座落在七景村境內的石山風景更為奇特,其石山形狀怪異有的像牛,有的似美女,有的如天兵天將,形成了""犀牛下海""、""美猴弄姿""、""仙女頓足""、""雷公發怒""等幾令人稱奇的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