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耒陽市 | 隸屬:衡陽市 |
區劃代碼:430481 | 代碼前6位:430481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縣級市 | 車牌代碼:湘D |
長途區號:0734 | 郵政編碼:421000 |
轄區面積:約164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4.07萬人 |
人口密度:約69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6個街道、19個鎮、5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蔡子池街道 | 18.61萬人 | 41.51km2 | 以蔡倫名,以蔡池顯;蔡倫彰其名,蔡池顯其耀。蔡子池街道辦事處地處耒陽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坐落在秀美怡人的蔡池湖畔,其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環境優美。…[詳細] |
灶市街街道 | 10.02萬人 | 30.5km2 | 灶市街道辦事處位于耒陽市城區西南部,總面積30.5平方公里,轄9個居委會,1個行政村,134個居民小組,1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73500人,其中非農…[詳細] |
水東江街道 | 7.64萬人 | 34km2 | [概況] 水東江街道辦事處位于耒水東岸,總面積34平方公里,轄3個行政村、6個居民委員會、101個村(居)民小組,年末總人口為23741人,其中農…[詳細] |
五里牌街道 | 12.13萬人 | 29km2 | 五里牌街道辦事處位于耒陽城區北部,是耒陽城區的北大門。境內107國道縱貫南北,京珠高速公路聯絡線橫穿東西,市區多條主要干道與之相連,交通便捷,是出入…[詳細] |
三架街道 | 5.39萬人 | 51.85km2 | 三架街道辦事處 轄:白洋渡、七嶺、大塘、大豐、大勝、皂豐、雙泉、元木、青麓(居)、三橋(居)…[詳細] |
余慶街道 | 4.11萬人 | 72km2 | 余慶、磨形2個鄉以及三順街道成建制合并,設立余慶街道
余慶鄉位于耒陽市西南部,距市區13公里。這里曾稱余沖,解放時為慶賀人民政權建立,改名為余慶…[詳細] |
黃市鎮 | 1.65萬人 | 93.28km2 | 黃市鎮位于耒陽南部,總面積93.28平方公里,山林面積14萬畝,耕地9700畝,轄16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總人口4萬多。耒水沿邊界而過,既有公路直達…[詳細] |
小水鎮 | 4.39萬人 | 142.8km2 | 小水鎮位于耒陽市南部,地處南通郴洲,北抵衡陽城鄉連接處,與泗門洲,公平圩、太平圩、磨形、灶市街等鄉接辦事處接壤,據傳圩后一溪江匯集耒水,兩者相比,故曰…[詳細] |
公平圩鎮 | 2.64萬人 | 109.5km2 | 耒陽市轄鎮。1950年屬十四區,1956年建鄉,1958年改公平圩公社,1984年改鄉,1986年撤鄉建鎮。位于市境南端,與永興縣交界。距市府28公里…[詳細] |
三都鎮 | 2.84萬人 | 73km2 | 上架鄉與三都鎮成建制合并設立三都鎮
三都鎮位于耒陽市東部,東界永興縣,距市區37公里。元朝年間,桂陽郡邑治耒陽時,欲備幾處要地建都,該地依次列數第三…[詳細] |
南陽鎮 | 2.59萬人 | 105km2 | 南陽鎮位于耒陽市東南部,距市區25公里,因境內有古寺南陽廟而得名。1995年撤區并鄉時,原鹽沙鄉并入南陽鎮。全鎮轄23個村,313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詳細] |
夏塘鎮 | 2.02萬人 | 76.4km2 | 夏塘鎮位于市境東部,東界三都鎮,南鄰大義鄉,西抵南陽鎮,北至龍塘鄉,距市區22公里。相傳古代有一官吏巡視此地時,寫詩贊嘆:""下馬似塘,四周城墻。三月…[詳細] |
龍塘鎮 | 1.49萬人 | 74km2 | 龍塘鎮位于市境東部,相傳在香蘭廟對面池塘中,常有""龍""在池內棲息,龍塘因而得名。1995年撤區并鄉,原江頭鄉與龍塘鎮合并,組成龍塘鄉,同年年底改為…[詳細] |
哲橋鎮 | 2.81萬人 | 148km2 | 哲橋鎮位于耒陽市西部,距市區17公里。相傳過去通往縣城的主道被一江水截住,搭橋而過,后改建石拱橋。在興建時曾屢砌屢坍,巧遇一白須老人指點,果然建成,人…[詳細] |
永濟鎮 | 1.94萬人 | 49km2 | 耒陽市轄鎮。東瀕耒水與衡南縣江口鎮相望,南鄰肥田鄉,西北與衡南縣廖田鎮交界,1950年屬十區,1956年為永濟鄉,1958年屬肥田公社,1961年析置…[詳細] |
遙田鎮 | 1.81萬人 | 50.91km2 | 遙田鎮位于耒陽市北部,耒水西岸,東瀕耒水與大市鄉隔河相望,南臨蔡子池辦事處,西北抵肥田鄉。總面積為50.91平方公里,鎮轄14個行政村,l個居委會,共…[詳細] |
新市鎮 | 3.04萬人 | 75km2 | 新市鎮位于耒陽市東北部,東接馬水、亮源鄉,南臨大市鄉,西瀕耒水與遙田鎮相望,北抵衡南縣江口、冠市兩鎮,總面積75平方公里。鎮政府駐新市新街,轄23個行…[詳細] |
淝田鎮 | 1.38萬人 | 51.2km2 | 淝田鎮位于耒陽市北部,距市區25公里。東鄰遙田鎮、衡南縣,南接哲橋鎮,西界大和圩鄉,北至衡南縣廖田鄉及本市永濟鎮。總面積51.2平方公里,鄉政府駐肥田…[詳細] |
大市鎮 | 4.04萬人 | 114km2 | 耒陽市轄鄉。1956年為鄉,1958年屬公社,1984年復改鄉。位于市境東北部,耒水東岸。距市府15公里,面積114平方公里,人口5.4萬。鄉政府駐大…[詳細] |
仁義鎮 | 3.25萬人 | 97km2 | 仁義鎮位于耒陽市西南部邊緣,距城區約25公里,東與磨形鄉,長坪鄉毗鄰,西隔春陵江與常寧市相望,南臨永興縣,桂陽縣,北抵南京鄉。地形南北狹長,總面積97…[詳細] |
南京鎮 | 1.82萬人 | 76km2 | 南京鎮是耒陽市的西大門,與常寧市的蔭田鎮隔春陵水相望,距市區15公里。相傳明末吳三桂曾率兵安營扎寨于此,意在此建都,故而得名""南京城"",以后此地沿…[詳細] |
大義鎮 | 1.92萬人 | 104.4km2 | 大義鄉位于市境東南面,距市區42公里。東界永興縣,南隔耒水與黃市鎮相望,西鄰南陽鎮,北與夏塘鎮接壤。相傳外地商旅常來此地貿易,人們洽談行商公正合理,順…[詳細] |
東湖圩鎮 | 2.67萬人 | 127km2 | 東湖圩鄉位于耒陽市東部,距市區35公里。東與安仁縣接壤,南與永興縣相界,是耒陽的東大門。東湖圩鄉建制歷史很長,解放前名環湖鄉,后更名為東湖鄉。1995…[詳細] |
馬水鎮 | 3.37萬人 | 172.84km2 | 洲陂鄉與馬水鄉成建制合并設立馬水鎮
馬水鄉位于耒陽市東北部,東界安仁縣,北接衡南縣,總面積129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193個村民小組,總…[詳細] |
導子鎮 | 2.35萬人 | 103km2 | 沙明鄉與導子鄉成建制合并設立導子鎮
導子鄉位于市境東北部,與安仁縣接壤,距市區37公里。解放初期為導子鄉,1958年與沙明、潯江合并為導子人民公…[詳細] |
亮源鄉 | 1.49萬人 | 104.81km2 | 亮源鄉位于耒陽市東北部,東界安仁縣,距市區55公里。相傳此地原修建了一座石板橋,橋面較寬,人們稱之""讓人橋""。時日一久,人們以""讓人""的諧音說…[詳細] |
太平圩鄉 | 1.43萬人 | 50km2 | 太平圩鄉位于耒陽市西南部的山區,南臨永興縣悅來鄉,北抵本市小水鎮,總面積50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16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0650人。有耕地面積…[詳細] |
長坪鄉 | 2.12萬人 | 77.34km2 | 成立于1984年的長坪鄉,地處偏僻,位于耒陽市西南,與永興,桂陽兩縣相鄰,平均海拔600多米,干旱面積大,水稻只能種植一季,屬省級貧困鄉鎮。1995年…[詳細] |
大和圩鄉 | 1.59萬人 | 75km2 | 耒陽市轄鄉。1950年隸屬十一區,1956年為大和鄉,1958年為大和公社,1984年復改鄉。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25公里,面積75平方公里,人口3…[詳細] |
壇下鄉 | 1.5萬人 | 64km2 | 壇下鄉位居耒陽市境西北,隔春陵水與常寧相鄰。相傳三國蜀將張飛,曾率軍在""寨下山""安營扎寨,后人為紀念他,遂在山上筑壇以祭祀之用。不而久之,人們習慣…[詳細] |
地名由來:
以縣治位于耒水之北得名。
基本介紹:
耒(lěi)陽南臨廣東,北接衡陽,西達桂林,東上井岡。
地處衡陽盆地南緣向五嶺山脈地過渡地段。從東向西,由海拔478.5米(楓泉鄉上坳上)遞降到70米(集賢鄉瓦泥礦);自南向北,由海拔301米(公平圩鎮馬石嶺)遞降到70米(新市鎮水西村);由西南向西北,從海拔623米(長坪鄉破塘村)遞降到66米(雅江鄉聯盟村南門塘),形成東、南、西南高,中、西北部低,自東南向西北形成一個波浪式的傾斜面,恰似一個朝西北開口的馬蹄形。地形較為復雜,山、丘、崗、平地俱全,但崗地、丘陵地貌為主。山地最高點坪田鄉元明坳(海拔845米),地勢比降19‰東、南、西南由元明坳、五峰仙、侯憩仙、鼎豐坳、神嶺、馬仔山等45座海
榮譽排行:
2024年11月,2024中國中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名單揭曉,耒陽市位列第87位。
2024年6月,2024年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發布,耒陽市名列第76位。
2023年6月,耒陽市被確定為湖南省第二批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
2023年2月,國家鄉村振興局發布第一批全國“一縣一品”特色文化藝術典型案例名單,耒陽市壇下銅鑼(工藝美術類)入選。
2022年12月,耒陽市被確定為2022屆湖南省文明城市。
2021年12月,2021中部百強縣排行榜出爐,耒陽市位列第67。
2021年11月,耒陽市被確定為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
2021年11月,耒陽市被確定為第二批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縣(區)。
2021年9月,耒陽市上榜2021中國公平教育百佳縣市,位列第89。
歷史沿革:
耒陽建置很早,在夏商屬荊州,戰國時屬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耒縣,因耒水而命名,隸長沙郡。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以其治位耒水之北,更名耒陽縣,隸屬桂陽郡。
王莽新朝開鳳元年(14年),改耒陽縣為南平亭,隸南平郡(桂陽郡改)。
東漢建武年間(25~26年),廢南平亭,復耒陽為縣,隸桂陽郡,屬荊州刺史部。
東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豫州”據荊州,取桂陽,耒隸之。
蜀漢(222年)隸桂
區劃:湖南省·衡陽市·耒陽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