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湖橋在兩晉以前隸屬湘南縣管轄,南北朝齊代撤湘南縣,并入湘西縣,梁代始置湘潭縣,為侯國,屬湘東郡。
爾后,云湖橋一直屬三十九都。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編縣域為二十都,分為八鄉二坊二廂十九里,云湖橋屬移風鄉。
清代屬七都管轄,清末明初,湘潭縣按地域大小、人口多寡以山水地形分為四鄉十七區,漣水西域為西鄉,原七都屬二區管轄。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實行保甲制,西二區全部并入第九區,云湖橋鄉隸屬第九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六月,區被廢除,擴并鄉、鎮區域,云湖橋屬銀田鄉。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三月一日起裁縮鄉、保,銀田鄉與清溪鄉合并為清田鄉,云湖橋為清田鄉第一保。
1949年8月,湘潭和平解放,廢除舊的鄉政權,仍保留舊的保甲區劃,改保為村,改甲為組,清田鄉隸屬黃龍區管轄,云湖橋稱清田鄉第一村。
1950年6月民主建鎮,云湖橋稱云湖鄉,屬第三區管轄。
1951年5月,全縣改劃為24個區(含今韶山市、株洲縣),云湖鄉屬第五區管轄。
1953年5月,區按地名命名,第五區稱為楠竹山區,原云湖鄉則劃分為云湖、飛輪兩個鄉,均屬楠竹山區管轄。
1956年撤區并鄉,將原楠竹山區的云湖、飛輪兩個鄉與姜畬區的新里鄉、建中鄉合并為七里鄉。
1958年下半年撤鄉鎮,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將泉塘子鄉、清泉鄉、七里鄉、姜畬鎮合并為姜畬金星人民公社。
1961年4月,將姜畬金星人民公社劃為云湖橋、姜畬、泉塘子三個公社。
1961年5月,恢復區一級體制,云湖橋、楠竹山、良湖、煙山4個公社均隸屬姜畬區管轄。
1984年2-4月實行政社分開,以公社的范圍成立鄉人民政府,云湖橋、楠竹山、良湖、煙山4個公社即分別稱鄉人民政府。
1985年1月,云湖橋鄉改建為云湖橋鎮。
1995年4月撤區并鄉,將云湖橋鎮、楠竹山鄉、良湖鄉、煙山鄉合并為云湖橋鎮,屬湘潭縣轄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