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羊樓司鎮 | 隸屬:臨湘市 |
區劃代碼:430682114 | 代碼前6位:430682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湘F |
長途區號:0730 | 郵政編碼:414000 |
轄區面積:約28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8萬人 |
人口密度:約13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社區、1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尖山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境內有一座又圓又尖的高山,故名尖山,村以此名…[詳細] |
中洲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因地處古聚落中洲街,建社區時命名中洲社區居委會。…[詳細] |
梧桐鋪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梧桐鋪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金雞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金雞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文白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文白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三港村 | ~204 | 村莊 | 三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雙山村 | ~206 | 村莊 | 位于雙港和尖山之間,各取一字得名。古名叫土木沖,解放后改名雙山沖,1984年改為雙山村。2016年新和、雙山二個村合并為一個村,新村命名為雙山村,村部…[詳細] |
黃金村 | ~208 | 村莊 | 因本村有一處黃花洞,取一黃字,原來和金雞村是一個村,后來分村,所以取了金雞村一個金字,故取名黃金村。…[詳細] |
黃沙村 | ~210 | 村莊 | 因此地土質多為黃沙,由此取名黃沙村。新中國建立初屬3區。1956年為羊樓司鄉黃沙高級社,1958年屬羊樓司公社黃沙大隊,1961年體制縮小仍為黃沙大隊…[詳細] |
石壁村 | ~214 | 村莊 | 境內有石壁里得名。1965年為羊樓司鄉全新高級社,1958年屬羊樓司公社石壁大隊,1984年為羊樓司鎮石壁村。…[詳細] |
新屋村 | ~216 | 村莊 | 1958年建居民點時做了很多新屋,故命名新屋。…[詳細] |
如斯村 | ~219 | 村莊 | 在如斯橋附近所建的村子。1961年為文白公社如斯大隊,1984年為文白鄉如斯村。…[詳細] |
雅團村 | ~223 | 村莊 | 雅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柘莊村 | ~224 | 村莊 | 因村內有一座柘莊廟,當時人們都來此廟祈福故取名拓莊村。…[詳細] |
桃樹村 | ~226 | 村莊 | 因在400年前,有人進入此山坳開發時,值桃樹開花季節,故名桃樹坳。…[詳細] |
友愛村 | ~227 | 村莊 | 友愛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明星村 | ~234 | 村莊 | 傳說有二星隕落此處,故名明星村。1958年屬羊樓司公社龍源大隊,1961年后為文白公社明星大隊。2007年為羊樓司鎮明星村。…[詳細] |
梅池村 | ~236 | 村莊 | 梅池村生態產業
該村生態旅游產業發展迅速,年接待各地游客近5萬人次,其梅池山莊為省級四星級生態農莊。梅池村依靠山泉水資源優勢,建立的龍窖山水廠,…[詳細] |
和平村 | ~238 | 村莊 | 和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龍窖山村 | ~239 | 村莊 | 龍窖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元朝時,朝廷向南推廣養羊技術,在此建樓了望,設司管理而得名。
基本介紹:
羊樓司鎮位于臨湘市北部,地處湘鄂邊界,是沿107國道由北進入湖南的第一鎮,扼三湘咽喉,守湘北門戶,是本省四大邊境重鎮之一。鎮域東抵湖北省赤壁市趙李橋鎮,南與文白、龍源鄉毗鄰 西與聶市鎮接壤,北與坦渡、定湖兩鄉鎮相連。境內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貫穿腹地,有“小漢口”之稱,是湘鄂贛毗鄰地區農副產品集散中心。
相傳元朝期間,朝廷向南方推廣養羊技術,設司管理,因名羊樓司。1917年修筑粵漢鐵路時由于地勢狹窄,彎道過急,改建于尖山鋪,稱羊樓司車站,從此羊樓司這個地名代替了尖山鋪,改稱老羊樓司。民國初為5區鎮域,民國25年為羊樓司鎮,36年為羊樓司鄉。1949年-1958年與現在的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農業農村部推介羊樓司鎮為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十億元鎮(竹制品)。
2023年1月,湖南省“十四五”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名單公布,羊樓司鎮入選。
2022年11月,羊樓司鎮被確定為第二批湖南省鄉村旅游重點鎮(鄉)。
2021年10月,農業農村部遴選推介羊樓司鎮為2021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
2020年11月,農業農村部推介羊樓司鎮為2020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
2019年12月,羊樓司鎮被認定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
2017年12月,第五批湖南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公布,羊樓司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羊樓司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2年11月,農業部認定羊樓司鎮為第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林鄉竹業制品)。
文化旅游:
上屋明墓群位于臨湘市文羊樓司鎮高峰村,年代為明 代。類別為古墓葬。上屋明墓群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晏氏祖屋位于羊樓司鎮三港村,年代為清代。2019年11月26日,臨湘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外墻墻基為起點,四四向各至30米處。建設控制地帶:四向各至保護范圍外50米
張德萬墓位于羊樓司鎮友愛村,年代為清代。2019年11月26日,臨湘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墓外緣為起點,四向向各至30米處。建設控制地帶:四向各至保護范圍外50米處
安羅坡古墓群位于羊樓司鎮明星村,年代為明代。2019年11月26日,臨湘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墓外緣為起點,四向向各至30米處。建設控制地帶:四向各至保護范圍外50
歷史沿革:
民國八年(1919年),設羊樓司區。
民國十一年(1922年),為5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為羊樓司鎮。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為羊樓司鄉。
1949年至1958年,與文白鄉、龍源組成羊樓司公社。
1981年,集鎮從公社分開,建羊樓司為鄉;同年,鄉鎮合一。
2007年8月1日,與原文白鄉、龍源鄉合并成為新的羊樓司鎮。
沈榜(1540~1597),字二山,今湘臨市羊樓司人。學篤行慎,為士林所推崇。明隆慶元年(1567)中舉,歷任內鄉、東明、上元3縣知縣。任東明知縣時,與該縣名儒穆文熙一起,選刻《文浦鉉珠》刊世。任順
沈鳳樓(1933~1958),今臨湘市羊樓司鎮人。1949年,考入湖北沔陽襄南公學,次年5月,被分配到石首縣八家鄉搞土改,任工作組長。195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年底調繡林區委會,先后任組織干事
李正剛(1905~1960),字繼唐,號堅松,今臨湘市羊樓司鎮人。民國15年畢業于湖南省第三聯合中學,旋即考入國民黨黃埔軍校第二期,畢業后入胡宗南部。在國民黨政府軍隊中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中央
區劃:湖南省·岳陽市·臨湘市·羊樓司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