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崔家橋鎮 | 隸屬:漢壽縣 |
區劃代碼:430722111 | 代碼前6位:430722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湘J |
長途區號:0736 | 郵政編碼:415000 |
轄區面積:約15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09萬人 |
人口密度:約26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1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毓德鋪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毓德鋪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連家壩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連家壩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三和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三和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東倉鋪村 | ~217 | 村莊 | 東倉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李家沖村 | ~218 | 村莊 | 李家沖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毛家沖村 | ~223 | 村莊 | 毛家沖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荷花村 | ~226 | 村莊 | 荷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花墻村 | ~227 | 村莊 | 花墻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永固村 | ~229 | 村莊 | 永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橋村 | ~235 | 村莊 | 大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藺家山村 | ~237 | 村莊 | 藺家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東花村 | ~239 | 村莊 | 東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磚墻村 | ~241 | 村莊 | 磚墻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西沖村 | ~243 | 村莊 | 大西沖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回龍潭村 | ~244 | 村莊 | 回龍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白鷺寺村 | ~250 | 村莊 | 白鷺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龍潭村 | ~253 | 村莊 | 龍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白家鋪村 | ~254 | 村莊 | 白家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姚家村 | ~256 | 村莊 | 姚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保安村 | ~260 | 村莊 | 保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金馬村 | ~261 | 村莊 | 金馬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和平村 | ~263 | 村莊 | 和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鎮因橋名。相傳清代安化縣崔姓人氏流浪至此定居,勤勞致富。后人以其遺產建橋于宅前的溪河上,稱崔家橋,境名由此而來。
基本介紹:
崔家橋鎮位于漢壽縣城以南,與益陽市桃江縣交界,319國道穿境而過,東臨龍潭橋鎮,南靠金牛山,西至太子廟,北抵撇洪河,鎮域面積152平方公里,轄19個村、3個社區,人口5.8萬。崔家橋鎮屬湘楚之地,民國時期屬太德鄉,新中國成立后劃屬三區,1951年改屬第十區。1956年6月撤區并鄉,建立崔家橋鄉。1958年10月崔家橋、三和、毓德鋪三鄉合并,成立崔家橋人民公社。1961年3月析出三和、毓德鋪,成立小于原規模的崔家橋人民公社。1984年2月恢復鄉建制,名崔家橋鄉,所轄大隊即改稱村。1994年4月撤鄉建立崔家橋鎮,增設居委會。2016年1月,崔家橋鎮、三和鄉、毓德鋪鎮“三鎮合一”,5月由原48個村級
榮譽排行:
2013年5月,崔家橋鎮被命名為第四批湖南省省級生態鄉鎮。
歷史沿革:
2015年12月,撤銷三和鄉、毓德鋪鎮,將三和鄉、毓德鋪鎮、崔家橋鎮成建制合并設立崔家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