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百祿橋鎮 | 隸屬:漢壽縣 |
區劃代碼:430722113 | 代碼前6位:430722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湘J |
長途區號:0736 | 郵政編碼:415000 |
轄區面積:約49.4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55萬人 |
人口密度:約31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百祿橋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百祿橋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新華村 | ~201 | 村莊 | 新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八斗丘新村 | ~203 | 村莊 | 八斗丘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肖家灣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肖家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孔家湖村 | ~208 | 村莊 | 孔家湖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梧桐村 | ~209 | 村莊 | 梧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五里牌村 | ~211 | 村莊 | 五里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中興村 | ~213 | 村莊 | 中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百祿橋鎮境域以胭脂湖為界與沅江市毗鄰。明末清初,有百名官員以其俸祿出資,于湖上修建一座石拱橋,將2縣連通,稱為“百祿橋”,境名由此而來。
基本介紹:
百祿橋鎮位于洞庭湖尾閭、漢壽縣東南端、沅益漢三地交界之處,總面積49.45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1個社區,總人口2.1萬人,其中胭包山中型水庫移民人口0.42萬人,是一個典型的山丘區移民農業鄉鎮。
百祿橋鎮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明嘉靖時屬沅江縣,清末劃歸龍陽縣,新中國成立初為百祿橋鄉,1992年建鎮。境內不僅有馬欄嘴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和明代古窯址,還屬典型的“九里十三音”西南官話與湖南方言臨界點的語言“活化石”之地,是省級旅游風景區胭脂湖度假區和目平湖世界濕地公園的后花園。
這里依山傍水、陽光充足、氣候濕潤,特別適宜枳殼生長,有悠久的枳殼種植、加工、銷售歷史。2021年以來,百祿橋
榮譽排行:
2022年1月,百祿橋鎮被確定為2021年度湖南省“平安農機”示范鄉鎮。
文化旅游:
馬欄嘴遺址位于漢壽縣百祿橋鎮百祿橋村,屬新石器時代,分布面積近2500平方米,文化堆積約1.2米,采集有石斧和陶片,而陶片有紅衣黑陶、夾砂紅陶和灰陶,其文飾有刻劃紋、戳印紋、剔刺紋、繩紋等,
歷史沿革:
清末,屬漢壽縣龍陽縣。
民國時期,屬太常鄉。
1950年,屬漢壽縣第七區。
1952年,屬第十二區百祿橋、新塘、孔家湖、八斗圻4鄉。
1956年6月,撤區,設百祿橋鄉,駐百祿橋。
1958年9月,并入陽南塘公社。
1961年10月,析置百祿橋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鄉。
1994年8月,鄉改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