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江背鎮 | 隸屬:長沙縣 |
區劃代碼:430121104 | 代碼前6位:430121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湘A |
長途區號:0731 | 郵政編碼:410000 |
轄區面積:約17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19萬人 |
人口密度:約29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五美社區 | ~001 | 鎮鄉結合區 | 五美社區地處江背鎮西南方向,與瀏陽交界,總面積14.6平方公里,轄29個居民小組,1200余戶,5800余人,4000余畝耕地。五美社區山青水秀、人杰…[詳細] |
朱家橋社區 | ~002 | 鎮鄉結合區 | 朱家橋社區為是江背鎮的北大門,成立于2004年8月,由原朱橋村、鐵鎖村和朱橋集鎮合并而成,屬長沙縣江背鎮屬地,與瀏陽市永安鎮毗鄰。轄26個居民小組,總…[詳細] |
江背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江背鎮江背社區位于長沙縣東南部,總面積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10畝,山林面積5188.5畝,戶籍人口4443人,非農業人口1508人,轄20個農…[詳細] |
梅花社區 | ~004 | 鎮鄉結合區 | 梅花社區地處江背鎮西大門,面積10.72平方公里,轄27個居民組11個黨小組,人口4175人。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在新農村建設的熱浪中,梅花社區正…[詳細] |
印山村 | ~202 | 村莊 | 印山村地處長沙縣江背鎮,總面積5.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53畝,轄10個村民小組,共321戶,1244人。村黨委下轄5個支部,其中一個農業支部,四個…[詳細] |
特立村 | ~203 | 村莊 | 特立村是偉大的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同志的故鄉。特立村位于江背鎮的東南部,總面積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815畝,轄23個村民小組,近1100戶,39…[詳細] |
湘陰港村 | ~204 | 村莊 | 湘陰港村座落在長沙縣東部,地處長沙、瀏陽兩縣交界處,東與瀏陽鎮頭交界,南與瀏陽柏加鎮隔河相望,西接本鎮金洲村,北接特立村、五美社區。總面積約10.7平…[詳細] |
金洲村 | ~205 | 村莊 | 金洲村位于長沙縣東南角,十里三叉河出口處,東臨特立,湘陰港兩村;南伴聞名于世的瀏陽河;西與黃興、干杉兩鎮交界;北和古井、福田兩村相依。總面積8.53平…[詳細] |
福田村 | ~207 | 村莊 | 福田村地處江背鎮西北角,東與五福相鄰,西與古井搭界,北與梅花接壤,南與五美相連,秋江公路穿村而過。福田村由原麻塘村(田心)和原開福村合并而成,總面積1…[詳細] |
肖排村 | ~208 | 村莊 | 肖排村由原肖橋村和清塘村合并而成,位于江背鎮西北部,東與瀏陽市洞陽鎮交界,西與江背鎮朱家橋社區各伴S103線一側,南與江背鎮陽雀新村接壤,北與瀏陽市永…[詳細] |
陽雀新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陽雀新村位于長沙縣江背鎮域中心位置,北與磚田村交界,南接五福村,西與江背社區相鄰,東與朱橋社區和肖排村毗鄰。總面積16.5平方公里,其中農田面積523…[詳細] |
五福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五福村位于江背鎮域中心位置,村域面積11平方公里,現有19個村民小組和黨小組,共918戶,3335人,黨員139人。耕地面積3578畝,多分布在幾…[詳細] |
磚田新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磚田新村坐落于長沙縣江背鎮,毗鄰煙花之鄉瀏陽。走進這個下轄22個村民小組,總面積達14.75平方千米,耕地面積2724畝,農戶數851戶,固定人口31…[詳細] |
地名由來:
江背鎮因地處烏川大山48條山溪匯聚處,房舍背水而建,故名江背。
徐特立(1877—1961)中共中央委員,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教育家。 湖南省善化縣(今長沙縣)人, 原名徐懋恂,又名徐立華,1877年2月1日出生于一貧苦農家。少時刻苦自學,博覽群書,手不釋卷,以“定量”、“有恒”為原則,堅持“不動筆…… 徐特立詳細信息++
熊瑾玎 (1886~1973) 熊瑾玎,原名楚雄,清光緒十二年(1886)生于善化縣四都張家坊(今屬長沙縣江背鎮)。三十二年,人黎江簡易師范,畢業后在私塾、小學任教。1914年,他受聘于長沙楚怡學校,與毛澤東、何叔衡、徐特立等相…… 熊瑾玎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江背鎮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徐特立、熊瑾玎等同志的故鄉,地處長沙、株洲、瀏陽金三角地帶,距省會長沙市和鐵路樞紐株洲市各30公里,離黃花國際機場僅10公里,瀏陽河穿境而過,s103省道橫貫東西,水、陸、空交通極為便利,具有獨特的政治人文優勢和區位交通優勢。鎮內市場繁榮,企業興旺,物產豐富,盛產油茶、木材、花卉苗木。水泥、車身生產歷史久遠,素有“水泥之鄉”、“車身之鎮”的美譽。全鎮總面積175平方公里,人口5.8萬人,耕地5.4萬畝,轄12個行政村和4個社區居委會,是長沙縣行政大鎮、工業重鎮、經濟強鎮。
江背鎮人杰地靈,特色眾多。境內有三湘第一村、全國文明村---印山村;有無產階級革命家、教
榮譽排行:
2024年5月,2024鎮域經濟中部100強榜單發布,江背鎮位列第98名。
2023年11月,江背鎮被確定為長沙市2023年度“田長制工作優秀鎮村”。
2023年1月,湖南省“十四五”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名單公布,江背鎮入選。
2022年11月,長沙市生態環境局命名江背鎮為第二批長沙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村鎮。
2012年5月,江背鎮被命名為第三批湖南省省級生態鄉鎮。
文化旅游:
盛家老屋坐落于長沙縣江背鎮金洲村,始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是一處四合院式的老屋,原有大大小小房屋108間。院落構造依據一套五行體系,深刻體現了老祖宗的房屋營造智慧。盛家老屋緊鄰瀏陽河從
徐特立故居,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長沙城東43公里處長沙縣江背鎮。為一所磚木結構的四合院式民居。始建年代待考。1914年改建,其后兩次擴建并多次維修。占地面積約17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
烏川湖風景區位于長沙縣江背鎮,占地約13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500余畝,是長沙市開發最早的旅游度假區之一。烏川湖度假村交通十分便利,地處長沙、株洲、瀏陽三地中心地帶,319國道、長瀏高等級公
歷史沿革:
清朝時,屬善化縣第五都。
民國時期,屬五美鄉。
1950年,為河田鄉。
1961年,河田鄉改為河田公社。
1984年,河田公社改為河田鄉。
1992年,河田鄉改為江背鎮。
1995年5月,五美、梅花2鄉并入江背鎮。
徐特立(1877—1961)中共中央委員,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教育家。湖南省善化縣(今長沙縣)人, 原名徐懋恂,又名徐立華,1877年2月1日出生于一貧苦農家。少時刻苦自學,博覽群書,手不釋卷,以“
熊瑾玎(1886~1973)熊瑾玎,原名楚雄,清光緒十二年(1886)生于善化縣四都張家坊(今屬長沙縣江背鎮)。三十二年,人黎江簡易師范,畢業后在私塾、小學任教。1914年,他受聘于長沙楚怡學校,與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