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廟前鎮 | 隸屬:常寧市 |
區劃代碼:430482110 | 代碼前6位:430482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湘D |
長途區號:0734 | 郵政編碼:421000 |
轄區面積:約4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34萬人 |
人口密度:約30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廟前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廟前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廟前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廟前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西湖村 | ~202 | 村莊 | 西湖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中田村 | ~204 | 鎮中心區 | 中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金龍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金龍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泉井村 | ~209 | 村莊 | 泉井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彌泉村 | ~211 | 村莊 | 彌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雙鳳村 | ~212 | 村莊 | 雙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雙橋村 | ~213 | 村莊 | 雙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長春村 | ~215 | 村莊 | 長春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春和村 | ~218 | 村莊 | 春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石鋪村 | ~221 | 村莊 | 石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廟前鎮因鎮前建有回龍廟而得名。
基本介紹:
廟前鎮位于常寧市南部,1995年5月在撤區并鄉中由春和鄉 和廟前鄉合并而成廟 前鄉。1996年3月,經湖南省民政廳批準,撤銷廟前鄉,設立廟前鎮。境東南界桂陽縣和本 市白沙鎮、西嶺鎮,西接彌泉鄉,北連羅橋鎮,全鎮面積44平方公里,耕地14938畝,其中 水田13310畝,旱地1628畝。有林地63510畝。1998年末,轄23個村,1個居委會,173個居民 小組,4051戶,1606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0人,壯族1人,瑤族1人。境內山地,平原,丘陵相間,土地肥沃,盛產稻谷。四周群山環抱,山巒起伏,-幽幽。境內森林資源、礦產 資源、旅游資源豐富。有鄉村林場24個,用材林10579畝,有漆樹18
榮譽排行:
2011年4月,第二批湖南省省級環境優美鄉鎮名單公布,廟前鎮上榜。
文化旅游:
中國印山文化旅游區,位于衡陽市常寧市廟前鎮金龍村,以其獨特多彩的文化資源和三地風光在省內具有一定的旅游知名度,是湖南省內重要的休閑旅游目的地,以印山文化體驗,地質觀光、鄉村休閑為主題,包括中
中田古建筑群位于常寧市廟前鎮中田村,始建于明末,在康熙年間和乾隆年間逐漸形成規模。目前仍保留古建筑100多棟。天井200多個,巷道108條,面積達38000平方米。整個古建筑群座南朝北,磚瓦
大屋袁家民居群類型:古建筑時代:清地址:廟前鎮春和村保護范圍:以每棟建筑外墻基為起點,四向各至30米處。建設控制地帶:四向各至保護范圍外60米處。
金龍巖摩崖石刻類型:石窟寺及石刻時代:明至清地址:廟前鎮金龍村保護范圍:以摩崖石刻為起點,四向各至30米處。建設控制地帶:四向各至保護范圍外30米處。
泉塘灣民居群類型:古建筑時代:清地址:廟前鎮泉井村保護范圍:以每棟建筑外墻基為起點,四向各至30米處。建設控制地帶:四向各至保護范圍外60米處。
歷史沿革:
民國后期,為培義鄉。
1950年,屬第六區,后設廟前、建國2個鄉。
1958年,屬天堂人民公社。
1961年,設廟前公社,屬羅橋區。
1984年,改為廟前鄉。
1995年5月,撤區并鄉,將春和鄉與廟前鄉合并設立廟前鄉。
1996年3月,撤鄉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