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安仁縣 | 隸屬:郴州市 |
區劃代碼:431028 | 代碼前6位:431028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湘L |
長途區號:0735 | 郵政編碼:423000 |
轄區面積:約146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5.19萬人 |
人口密度:約24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鎮、8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安平鎮 | 4.52萬人 | 56km2 | 坪上鄉、安平鎮成建制合并設立安平鎮
安平鎮古稱安平司,位于安仁縣東部,與茶陵縣接壤,面積56平方公里;17個村(居委會);人口4.01萬,其中農業人…[詳細] |
龍海鎮 | 1.41萬人 | 72.2km2 | "龍海鎮位于安仁縣南部,與永興的樟樹鄉、洞口鄉毗鄰,省道S212線穿境而過,上通郴桂,下抵茶攸,是安仁縣的南大門,安永邊界的主要農貿集市之一。 195…[詳細] |
靈官鎮 | 1.58萬人 | 78.6km2 | "靈官鎮地處安仁縣中部,現有人口2.3萬,轄區面積78.6平方公里,有15個村,151個村民小組,境內公路交通十分發達,省道“S320”與“S212”…[詳細] |
永樂江鎮 | 14.16萬人 | 358.74km2 | 永樂江鎮位于安仁縣北部。原名香草坪,宋真宗咸平五年徙縣治于此,至今仍為安仁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二等安仁火車站位于永樂江鎮北部,2014年7月1日…[詳細] |
金紫仙鎮 | 2.87萬人 | 413.44km2 | 豪山鄉、新洲鄉、羊腦鄉、關王鎮共3個鄉1個鎮成建制合并設立金紫仙鎮
"關王鎮位于縣境東南部,與永興縣相鄰。境內多高山,太湖仙海拔高1275.7米…[詳細] |
龍市鄉 | 1.12萬人 | 70.44km2 | "龍市鄉位于茶陵、攸縣、安仁三縣交界處,在安仁縣的東北角,東界茶陵,山巒相疊;北鄰攸縣,田水相連;西南與本縣的軍山鄉、城關鎮接壤。南宋時,江西廬陵人士…[詳細] |
渡口鄉 | 1.38萬人 | 54.2km2 | "渡口鄉位于安仁縣西北隅,處于株洲、衡陽、郴州三市交界,永樂江由南而北,穿行松林、浪石、渡口、石云、長灘、過家、畔塘8個村,經衡東縣草市鎮注入洣水。明…[詳細] |
華王鄉 | 1.34萬人 | 62.8km2 | 華王鄉,唐天際將軍的故鄉,地處安仁縣西南角,南接永興,西與耒陽交界。轄10個村民委員會,128個村民小組,土地面積62.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094…[詳細] |
牌樓鄉 | 2.22萬人 | 83.41km2 | 是安仁縣三大鄉鎮之一,全鄉面積77.9平方公里,17個行政村,235個村民小組,24個黨支部,843名黨員,人口約3.1萬。牌樓鄉地處羅宵山脈中段,我…[詳細] |
平背鄉 | 1.42萬人 | 45km2 | "平背鄉地處安仁縣中部的丘陵地區,距縣城25公里,東與安平鎮隔河相望,南與承坪鄉接壤,西臨龍海鎮,北通靈官鎮、牌樓鄉、省道三南公路和樸豪公路貫穿其境,…[詳細] |
承坪鄉 | 1.16萬人 | 36.8km2 | "地處縣境南部,東鄰竹山鄉,西鄰龍海鎮,南鄰新洲鄉,北鄰平背鄉和安平鎮,轄9個行政村,總面積36.8平方公里。承坪墟為歷代主要商埠,木材集散地。主產水…[詳細] |
竹山鄉 | 9206人 | 31km2 | "地處縣境南部偏東,總面積31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委員會,141個村民小組。土地面積31.02平方公里,耕地10500畝。2001年末總人口13184…[詳細] |
洋際鄉 | 1.11萬人 | 55.6km2 | "洋際鄉位于縣城西南部,距縣城13公里,東北面與清溪鎮相連,東南與靈官鎮相接,西北與耒陽市坪田鄉毗鄰。鄉政府駐地洋際街上。相傳很久以前,這里方圓十多里…[詳細] |
地名由來:
安仁縣宋乾德三年(965年)建縣,縣名取“安撫仁義”之意。
基本介紹:
安仁縣位于湖南省東南部,郴州地區北部,置縣于宋乾德三年。東界茶陵、炎陵縣,南鄰資興、永興、西連耒陽、衡陽,北接衡東、攸縣,素有“八縣通衢”之稱。地理坐標:東經113°05′---113°36′,北緯26°17′---26°50′。國土總面積219.17萬畝(約1462平方公里),管轄6個鎮,15個鄉,225個村(居)民委員會,3005個村(居)民小組。2008年總人口41.28萬人,期中農業人口35.92萬,出生率為10.23‰,自然增長率為7.54‰,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為122:100。整體地勢自東南向西北傾斜,屬半山半丘陵區,萬洋山脈蜿蜒于東南部,五峰仙屹立于西部邊境,武功山脈的茶安嶺從
榮譽排行:
2023年10月,水利部公布第六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安仁縣榜上有名。
2023年7月,安仁縣被確定為第三批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創建縣。
2023年3月,安仁縣被確定為2022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
2023年1月,湖南省交通運輸廳命名安仁縣為湖南省第二批城鄉客運一體化示范縣。
2022年12月,安仁縣被確定為2022屆湖南省文明城市。
2021年12月,農業農村部認定安仁縣為全國第六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市、區)。
2021年11月,安仁縣被確定為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安仁縣人口數量為35.19,位列郴州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6位,位列湖南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第80位。
歷史沿革:
商周時為古荊州地。
春秋戰國時期屬楚黔中地。
秦代屬長沙郡湘南縣地。
西漢屬長沙王國。
東漢屬于長沙郡湘南、酃東二郡之衡山、酃二縣等地。
三國時先屬蜀后屬吳。
唐武德五年(622),置安仁鎮。
后唐清泰二年(935),改為安仁場。
宋乾德三年(965),始為縣,設縣治于彭蠡鋪。
宋咸平五年(1002),移縣址今城址。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后,屬湖南省衡陽專區。
1952年11月,劃屬湘南行政區。
1954年7月,劃
區劃:湖南省·郴州市·安仁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