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同慶溝村 | 隸屬:中峰鎮 |
區劃代碼:420324102214 | 代碼前6位:420324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C |
長途區號:0719 | 郵政編碼:442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以村委會駐地同慶溝命名。同慶溝,傳說早年該溝出口處有個銅樁,形若秤鉤,稱之為銅秤鉤。大躍進年代,改為同慶溝,故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湖北省愛衛會命名同慶溝村為2021年湖北省衛生村(社區)。
2019年12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同慶溝村榜上有名。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同慶溝村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基本介紹:
中峰鎮同慶溝村位于鎮政府西部3公里處,同慶溝名源于山上的同慶寨,古稱峒崎山。《舊志》說:此山“懸崖萬仞,飛泉倒瀉,漱玉噴珠,不減廬山瀑布。循麓而上,蹊徑險絕。頂有三寨,可容數千人。”其東有方石寨、西有東溝埡子,作為襯景,宛若蓮花。中間的蓮蓬就是漂石巖。
全村轄8個村民小組,368戶,1410人,其中農業戶356戶、1375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積86公頃,其中水田47公頃,旱地39公頃,2014年同慶溝村農村經濟總收入1208.6萬元,糧食年產量853噸,鄉村人均純收入4756元。
近幾年來,同慶溝村通過開展“結對幫扶”活動,黨員干部主動幫助貧困戶致富,強化了黨員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不
歷史沿革:
1949年為一區同慶鄉三村;1955年改為慶永農業社;1958年改為慶永大隊;1975年為花橋公社慶永大隊;1980年為同慶溝大隊;1987年屬中峰鎮同慶溝村,同慶溝村村名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同慶溝村附近有龍王埡觀光茶園旅游區、夯土小鎮景區、偏頭山、營盤山旅游區、竹溪楚長城遺址風景旅游區、楠木寨等旅游景點,有竹溪蜂蜜、竹溪貢米、竹溪黃連、竹溪豆腐乳、龍峰茶、梅子貢茶等特產,有竹溪山二黃、向壩民歌、伍家溝民間故事、武當武術、房縣火龍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