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楠泥灣村 | 隸屬:新洲鎮 |
區劃代碼:420324110216 | 代碼前6位:420324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C |
長途區號:0719 | 郵政編碼:44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此地理位置較低,水流較慢,山上的水流到此處后,就會蓄積在此處。泥土長年累月受到水的浸泡和腐化后的植物混合后,土質就像是爛了一樣,故稱之為爛泥灣。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湖北省愛衛會命名楠泥灣村為2021年湖北省衛生村(社區)。
2018年11月,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授予楠泥灣村2018年度“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
基本介紹:
楠泥灣村位于新洲鎮東部,三面環水,東接竹山上庸鎮,南臨庫與本鎮三盛院隔河相望,西接本鎮板凳嶺,北接白云寺,距鎮政府30公里,版圖面積5.4平方公里,轄3個村民小組,139戶,815人,其中黨員28人。全村林地15080畝,耕地1509畝(其中水田240畝),2010年人均純收入3793元。潘口電站庫區淹沒涉及二個村民小組,77戶345人,淹沒旱地426畝,水田41畝。
楠泥灣村與張家壩村、吳家灣村、白云寺村、潭口河村、三盛院村、紫金洞村、魯灘壩村、楊家灣村、魯溪溝村、孟家渠村、洄洋村、觀音堂村、凡停村、板凳嶺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49年后屬五區長崗鄉三村,1955年為五區長生農業社,1958年改為新洲區長生大隊,1975年改為馬家河公社長生大隊,1987年改為馬家河鄉爛泥灣村,2001年并入新洲鄉,2015年3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由新洲鄉改為新洲鎮,爛泥灣村屬新洲鎮,爛泥灣村村名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楠泥灣村附近有龍王埡觀光茶園旅游區、夯土小鎮景區、偏頭山、營盤山旅游區、竹溪楚長城遺址風景旅游區、楠木寨等旅游景點,有竹溪蜂蜜、竹溪貢米、竹溪黃連、竹溪豆腐乳、龍峰茶、梅子貢茶等特產,有竹溪山二黃、向壩民歌、伍家溝民間故事、武當武術、房縣火龍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