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花果街道 | 隸屬:張灣區 |
區劃代碼:420303001 | 代碼前6位:420303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鄂C |
長途區號:0719 | 郵政編碼:442000 |
轄區面積:約8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59萬人 |
人口密度:約44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6個社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二堰鋪社區 | ~001 | 主城區 | “二堰”指過去人們為了灌溉農田,在犟河上攔河修堰,此堰為第二個堰。“鋪”指油果子鋪,“社區居民委員會”指基層。…[詳細] |
花果園社區 | ~002 | 城鄉結合區 | 花果園社區隸屬花果公社革委會管轄,1979年12月花果公社革委會更名為花果公社管委會,隸屬花果公社管委會管轄,1980年9月花果街道辦事處成立,劃歸花…[詳細] |
花園新村社區 | ~003 | 城鄉結合區 | 花園新村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鑄一新村社區 | ~004 | 主城區 | 鑄一新村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頭堰社區 | ~005 | 城鄉結合區 | “頭堰”指頭堰水庫,詳見水利電力通信設施類登記表《頭堰水庫》。…[詳細] |
六四社區 | ~007 | 城鄉結合區 | 六四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岔河村 | ~200 | 城鄉結合區 | 清嘉慶(1797-1820)年間屬鄖縣枧堰保管轄;民國35年(1946年)10月屬鄖縣花果鄉民主政府管轄;1948年3月屬鄖縣花果區公所管轄;1956…[詳細] |
二堰村 | ~201 | 城鄉結合區 | 因歷史故事而得名。明天順八年(1464年),為解決農耕灌溉,各府縣在撫臣的號召下,紛紛作堰修渠。此時當地人們就在犟河上攔河筑堰,至此為第二個堰。…[詳細] |
花果村 | ~202 | 城鄉結合區 | 相傳在明崇禎年間,這里有座關帝廟,廟前長著一棵一人抱不住德爾無花果樹,四周載滿奇花異草,供人觀賞,故名“花果園”。…[詳細] |
蔡家村 | ~203 | 村莊 | 明萬歷年間屬鄖陽府鄖縣花果村管轄。清嘉慶年間年間屬鄖陽府鄖縣花園保管轄。民國35年(1946年)屬鄖縣花果鄉民主政府管轄。1948年屬鄖縣民主政府花果…[詳細] |
桃子村 | ~204 | 村莊 | 明萬歷(1573-1619)年間屬鄖陽府鄖縣花果村管轄。清嘉慶(1796-1820)年間屬鄖陽府鄖縣花園保管轄。民國35年(1946年)屬鄖縣花果鄉民…[詳細] |
大路村 | ~205 | 城鄉結合區 | 明萬歷(1573-1619)年間屬鄖陽府鄖縣花果村管轄。清嘉慶(1796-1820)年間屬鄖陽府鄖縣花園保管轄。民國35年(1946年)屬鄖縣花果鄉民…[詳細] |
安溝村 | ~206 | 城鄉結合區 | 傳說此地有一個尼姑庵,人民稱庵溝,后來叫成“安溝”。…[詳細] |
小嶺村 | ~207 | 城鄉結合區 | 明成化十三年(1477),明政府開通了鄖陽府的官辦通信體系驛道,設有小嶺鋪,屬鄖陽府鄖縣管轄。清朝初期鄖縣下設小嶺鎮。清嘉慶(1796-1820)年間…[詳細] |
茶店村 | ~208 | 城鄉結合區 | 清嘉慶年間年間屬鄖陽府鄖縣小嶺保管轄。1946年屬鄖縣花果鄉小嶺保管轄。1948年屬鄖縣花果區公所小嶺鄉公所管轄。1961年屬鄖縣花果區大路公社茶店大…[詳細] |
丁家村 | ~209 | 城鄉結合區 | 明成化13年(1477年)屬鄖陽府鄖縣花園鋪所轄;明萬歷(1573-1619)年間屬鄖縣花果村所轄;清嘉慶(1796-1820)年間屬鄖縣花園保2甲所…[詳細] |
陳家村 | ~210 | 城鄉結合區 | 明成化13年(1477)年明政府開通鄖陽府官辦通信體系驛道在此設小嶺鋪,屬鄖縣管轄,清朝初期屬鄖縣小嶺鎮管轄,到清嘉慶(1796-1820)屬鄖縣小嶺…[詳細] |
花園村 | ~211 | 城鄉結合區 |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明政府開通了鄖陽府的官辦通信驛道,在此設花園鋪一直使用到清朝年末。明萬歷年間屬鄖陽府鄖縣花果村管轄。清嘉慶年間屬鄖陽府鄖縣花…[詳細] |
地名由來:
因街道辦事處駐地位于下轄花果村,故而取名花果街道。
基本介紹:
花果街道隸屬于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辦事處駐花果路5號,人口51000人,面積81平方千米。下轄:
420303001001 111 二堰鋪居委會
420303001002 111 花果園居委會
420303001003 111 花園新村居委會
420303001004 111 鑄一新村居委會
420303001005 111 頭堰居委會
420303001007 111 安溝居委會
420303001200 112 岔河村委會
420303001201 112 二堰村委會
420303001202 112 花果村委會
420303001203 220 蔡家
歷史沿革:
明萬歷(1573-1619)年鑒屬鄖縣。
清朝初期,政權機構比較復雜,設計花果區域的有枧嚴保、小嶺鎮、花果村。
清朝中期,鄖縣統一實行鄉、里、保、甲建制,設計花果區域的有枧堰保4甲,花園保2甲,小嶺牛家保3甲。
民國十一年(1922)屬鄖縣黃龍區。
1947年12月鄖縣解放,改鄖縣為鄖陽縣。
1948年2月到3月,成立花果區,隸屬鄖陽縣管轄。
1950年鄖陽縣共設15個區,第八區為花果區,隸屬鄖陽縣管轄。
19
安溝嫩香芹是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花果街道安溝村的特產。該村土壤、氣候條件適宜,種植的嫩香芹質脆味佳、別具芳香,市場認可度高。安溝村是十堰城區較早發展蔬菜的專業村。全村農民人平純收入中的五成以上來自于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