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安家鄉 | 隸屬:鄖西縣 |
區劃代碼:420322206 | 代碼前6位:420322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鄂C |
長途區號:0719 | 郵政編碼:442000 |
轄區面積:約234.0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240人 |
人口密度:約2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安家河村 | ~200 | 鄉中心區 | 安家河村位于AAAA級風景區——五龍河景區腹地,安家鄉政府所在地。全村版圖面積4.8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小組,220戶,726人,黨員26名,村干部4…[詳細] |
神霧嶺村 | ~201 | 村莊 | 1949年民主建政后,設立神霧嶺行政村,負責人稱村長。1956年為東風高級社。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詳細] |
田坑村 | ~202 | 村莊 | 田坑村位于安家鄉東北部,“鄖三”公路穿境而過。田坑村位于國家AAAA級風景區——五龍河景區下游。田坑村東與本縣河夾鎮接壤,西與本鄉安家河村為鄰,南與本…[詳細] |
瓦房溝村 | ~203 | 村莊 | 瓦房溝村位于安家鄉東北部,“鄖三”公路穿境而過。該村東、北部分別與本鄉元門村、鄖陽區大柳鄉接壤,西、南部分別與本鄉田坑村、河夾鎮青山村為鄰。全村版圖面…[詳細] |
長崗嶺村 | ~204 | 村莊 | 長崗嶺村由歷史上長期共存的長崗嶺村和燕子山村合并而成。合并前的長崗嶺村![詳細] |
康家坪村 | ~205 | 村莊 | 1949年民主建政后,設立康家坪行政村,負責人稱村長。1956年為紅安高級社。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詳細] |
十王寺村 | ~206 | 村莊 | 1949年民主建政后,設立十王寺行政村,負責人稱村長。1950年為金泉合作社;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詳細] |
有水溝村 | ~207 | 村莊 | 1949年民主建政后,設立有水溝行政村,負責人稱村長。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詳細] |
卸甲坡村 | ~208 | 村莊 | 卸甲坡村由歷史上長期共存的卸甲坡村和梅子埡村合并而成。合并前的卸甲坡村。…[詳細] |
五里河村 | ~209 | 村莊 | 1947年為有水村二閭;1949年民主建政后,設立五里河行政村,負責人稱村長。1952年歸有水鄉管轄,1955年成立初級社叫永久社,1957年轉為民康…[詳細] |
藏王溝村 | ~210 | 村莊 | 1947年為有水村八、九、十閭;1949年民主建政后,設立藏王溝行政村,負責人稱村長。1952年歸有水鄉管轄。1955年成立初級社叫西風社。1957年…[詳細] |
元門村 | ~211 | 村莊 | 元門村由歷史上長期共存的元門村和懂槽村合并而成。合并前的元門村![詳細] |
八道河村 | ~212 | 村莊 | 八道河村由歷史上長期共存的八道河村和龍王溝村合并而成。合并前的八道河村歷史沿革:1949年民主建政后,設立八道河行政村,負責人稱村長。1956年為平建…[詳細] |
地名由來:
安家鄉因安家河而得名。這里河水清澈、山林茂密、土地肥沃,是個鳥語花香、氣候溫和、景色秀麗、水草豐茂、環境清幽,十分適宜人們安居興家。很早以前居住在此的有“安”姓族人,因為勤勞和樂善好施終得天時、地利、人和,逐漸發展成為本地最大的名門旺族,倍受鄉鄰的尊敬,樹為治家立業的典范,故贈名為“安家”。
基本介紹:
安家鄉地處鄖西縣東北部,距離11公里。版圖面積234.05平方公里,耕地13018畝,森林107505公頃。平均海拔580米。東鄰鄖縣大柳鄉,西與城關相連,北與陜西省商南、山陽兩縣唇齒相依,南與河夾鎮接壤。全鄉轄13個村,68個組,3975戶,13279人。境內以喀斯特地形地貌為主,山高林密,險峻蒼翠,多泉水清。五里河、五龍河自北向南縱貫全境,年均流量2000萬方,水能豐富。屬北亞熱帶大陸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全年無霜期270天,年降水量600MM—780MM。土壤酸堿適中,適宜多種動植物繁衍生棲,植物1345種,動物150余種,其中名貴中藥材400余種、珍稀動植物30多種。
榮譽排行: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安家鄉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9年7月,安家鄉入選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安家鄉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文化旅游:
白龍洞古猿人遺址位于安家鄉神霧嶺。在洞內共發掘8枚猿人牙齒化石和大熊貓、劍齒象、劍齒虎等20多種動物的牙齒、頭角、骨骼化石,以及許多60萬年前的打制石器。專家認定該遺址早于北京周口店猿人遺址
歷史沿革:
解放前以安溝、八道河得名“安道”,為安道鄉。
1947年11月鄖西解放,安家鄉大部分地區為鄖西縣第四區(區住址神霧嶺,下轄村有安家河、八道河、三官洞、何家井、燕子山、傅家河、康家坪、有水溝、祖師殿、申家坡東寺、毛獺、雷家河、三岔、蓮花、獅子溝、何家行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49年至1952年全縣通過土地復查,民主建政后,調為十一個區屬鄖西縣第十一區(下轄傅家河、八道河、祖師殿、封火墻、三官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