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童畈村 | 隸屬:鴉鵲嶺鎮 |
區劃代碼:420506108204 | 代碼前6位:420506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E |
長途區號:0717 | 郵政編碼:44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基本介紹:
童畈村位于夷陵區鴉鵲嶺鎮東部,北與三合村接壤,南與東山村隔三岔河相望,東抵泉河與當陽王店鎮史店村相望,西靠白家河與梅林村相望。三面環水,北高南低的自然村落,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土壤酸堿度適中。交通方便,漢宜公路橫穿東西,襄石鐵路縱穿境內,村、組、戶晴雨路相通2。48萬米。白河灌渠和提水站三面光渠道2。7萬米,路渠配套。
1949年8月前,童畈村屬當陽、宜昌縣兩鄉三保轄管,即當陽縣普尖鄉第三保(5、6、7組和林場),第四保(1、4、8、9、10、11組),宜昌縣高前鄉第十三保(2、3、12組)。1950年宜昌行政公署決定將當陽兩個保劃歸宜昌縣,當年4月廢除-舊的保甲制,建立新的鄉、
歷史沿革:
清代,屬夷陵州德智鄉,后變更為東湖縣德智鄉。
民國時期,屬宜昌縣第一區,1945年屬當陽縣普尖鄉第3保、第4保,宜昌縣高前鄉第13保。
1950年,宜昌行政公署決定將當陽兩個保劃歸宜昌縣,4月建立新的鄉、村,3保更名為白河鄉,4保更名為大垱村,13保更名為太和村。
1952年9月撤村并鄉,命名為太和鄉。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為鴉鵲嶺公社紅土大隊太和生產隊。
1959年3月童畈為五大隊。
1961年屬鴉鵲
周邊相關:
童畈村附近有三峽人家、三峽大瀑布景區、西陵峽口風景區、三游洞、三峽大壩旅游區、宜昌長江三峽等旅游景點,有殷家坪蜂蜜、峽州碧峰、宜昌路山羊板皮、宜昌白山羊、霧渡河獼猴桃、清江坪茶葉等特產,有下堡坪民間故事、長江峽江號子、宜昌絲竹、薅草鑼鼓、枝江民間吹打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