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泉鎮 | 隸屬:夷陵區 |
區劃代碼:420506107 | 代碼前6位:420506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E |
長途區號:0717 | 郵政編碼:443000 |
轄區面積:約210.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76萬人 |
人口密度:約32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2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龍鎮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一、基本情況
該社區位于龍泉鎮集鎮中心,轄區版土面積為7.5平方公里,下設10個居民小組,現2855戶,居民人數達6783人,其中農業人口是…[詳細] |
東錦苑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東錦苑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宋家嘴村 | ~201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該村位于龍泉鎮北端,柏臨河上游,是龍泉鎮四個自然集鎮之一,古有七十二廟四十八鋪之稱。全村版圖面積9.3平方公里,轄4個村民小…[詳細] |
雙泉村 | ~202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該村位于龍泉鎮最北端,由竹林坑、院子河、雙泉寺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與夷陵區分鄉鎮、當陽市育溪鎮接壤。全村版圖面積25.22平…[詳細] |
雷家畈村 | ~203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該村位于柏臨河上游,與黃花鄉接壤,是全省1000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之一。全村版圖面積12.37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小組,…[詳細] |
羅家畈村 | ~204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該村位于柏臨河上游,由原新院寺河、羅家畈兩村合并而成,與黃花鄉漢馬崗村接壤。全村版圖面積14.4平方公里,轄4個村民小組,5…[詳細] |
香煙寺村 | ~205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該村位于龍泉鎮西部,由原香煙寺村、峽木嶺兩村合并而成,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龍泉換流站建在本村。全村版圖面積14.3平方公里,轄6…[詳細] |
法官泉村 | ~206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該村位于龍泉鎮西北端,由原法官泉、柳家兩村合并而成,因法官泉水而得名。全村版圖面積19.13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小組,780…[詳細] |
青龍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一、基本情況
該村位于柏臨河東岸,龍泉鎮最小區域村,全村5.95平方公里。該村有村民小組3個,農戶324個,人口1114人,其中男性511…[詳細] |
龍泉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一、基本情況
該村位于柏臨河兩岸,緊鄰龍泉鎮政府,是湖北稻花香集團的所在地。全村版圖面積10.58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小組,645戶213…[詳細] |
萬家畈村 | ~210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該村位于龍泉鎮西部,距鎮中心3公里,由原萬家畈、沙溪兩村合并而成。全村版圖面積15.1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小組,775戶25…[詳細] |
水府廟村 | ~211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該村位于柏臨河與揚水河交界處,由原良田畈、水府廟兩村合并而成。全村版圖面積7.39平方公里,轄9個村民小組,751戶2601…[詳細] |
鐘家畈村 | ~212 | 城鄉結合區 | 一、基本情況
該村位于柏臨河下游,漢宜土宋公路縱橫全村而過,全村版圖面積8.17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小組,653戶2289人,其中男性12…[詳細] |
跑馬崗村 | ~213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該村位于龍泉鎮西北,由原跑馬崗、芥子庵村合并而成。全村版圖面積11.39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小組,823戶2884人,其中男…[詳細] |
石花山村 | ~214 | 村莊 | 明末清初屬東湖縣峰溪前鋪所轄。民國5年屬宜昌縣峰溪鄉。1949年屬蘇家鄉第7保。解放初屬土門埡區(八區)舒家鄉。1958年屬五一公社天臺管理區五大隊。…[詳細] |
車站村 | ~215 | 城鄉結合區 | 解放前,車站村只有一條不足300米長的集鎮,解放后沙市至宜昌隔日對開客車開通,均在集鎮停靠,故名“車站”。…[詳細] |
土門村 | ~216 | 城鄉結合區 | 明末清初屬東湖縣龍門鋪。民國5年屬宜昌縣龍泉區團高后鄉第12保。解放初屬宜昌縣第八區土門鄉。1958年為五一公社土門大隊。1961年4月為土門公社土門…[詳細] |
梅花村 | ~217 | 城鄉結合區 | 明末清初屬東湖縣峰溪后鋪。民國時期屬宜昌縣盤清鄉第十一保。1949年7月屬宜昌縣第八區土門鄉。1956年6月并區后屬第五區葉家鄉、舒家鄉。1958年9…[詳細] |
李家臺村 | ~218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該村距市中心7公里,東與宜昌市伍家鄉接壤,西與宜昌市西陵區接壤,北接曉溪塔。全村版圖面積5.76平方公里,轄4個村民小組,4…[詳細] |
白廟村 | ~219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該村位于龍泉鎮以西,與宜昌市開發區相鄰,距宜昌城區有15公里。全村版圖面積9.6平方公里,轄4個村民小組,341戶1165人…[詳細] |
柏家坪村 | ~220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該村位于龍泉鎮以西,與宜昌市開發區相鄰,距宜昌城區有15公里。全村版圖面積47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小組,1516人,村干部4…[詳細] |
地名由來:
鎮人民政府駐龍泉鋪,因河中有泉水涌出,古人對泉水歸于龍,命名了“龍井、龍眼、龍堰、龍洞、龍潭”。龍泉因“龍”和“泉”而得名。
基本介紹:
龍泉鎮地處鄂西南,北倚長江三峽,東襟荊楚大地,離宜昌市城中心20公里,是一個“六山一水兩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丘陵鎮。鎮域面積210.5766平方公里,總人口15956戶48419人,其中鄉村人口12390戶41889人。龍泉鎮以“稻花香”牌系列白酒和綠色食品“金銀崗”牌柑桔而享負盛名,是名酒之鄉、柑桔之鄉。
【鎮域經濟實力雄厚】龍泉鎮連續多年躋身全省綜合經濟實力十強鄉鎮行列。2006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7.57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4億元,同比增長37.2%;規模工業企業總產值17.1億元,同比增長56.3%;農業總產值實現現行價3.57億元,同比增長9.2%;企業總產值38.
榮譽排行:
2023年5月,2024湖北省綜合競爭力百強鎮揭曉,龍泉鎮位列第9位。
2024年7月,2024年中國中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鎮名單發布,龍泉鎮榜上有名,位列第26名。
2024年5月,2024鎮域經濟中部100強榜單發布,龍泉鎮位列第51名。
2024年5月,2024年全國鎮域經濟500強榜單發布,龍泉鎮位列第451名。
2023年9月,2023中國中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鎮揭曉,龍泉鎮位列第28。
2023年6月,龍泉鎮被納入2022年度湖北省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名單。
2021年10月,龍泉鎮上榜2020年度湖北省“四好農村路”示范鄉鎮名單。
2020年9月,龍泉鎮上榜2019中國中部百強鎮,位列第88位。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龍泉鎮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文化旅游:
五龍堡(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柏家坪四組)。保護范圍:以五龍堡中心為基點,向東延伸50米,向南、北各延伸80米,向西延伸至懸崖腳。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向東80米至山腳水溝,向南20
鐘家畈宜(昌)當(陽)古道,夷陵區龍泉鎮鐘家畈村一組。2018年入選宜昌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童家臺遺址位于夷陵區龍泉鎮朱家咀村,年代為西周、春秋。類別為古文化遺址。為第一批宜昌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春秋屬楚地,歷朝屬夷陵。
清屬東湖縣龍泉鋪、龍泉鄉。
民國屬二區團、第二區。
1949年3月,宜昌縣人民政府成立,為第六區、第八區,1955年2月撤銷第六區,歸屬第八區(土門埡場)。
1956年5月改為第五區。
1958年10月1日設立五一人民公社,1961年4月26日改為土門區。
1975年11月17日撤區并社,分設為土門人民公社、羅家畈人民公社。
1985年政社分開,兩公社合并設立龍泉區。
1988年撤區并鄉
區劃: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