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太平村 | 隸屬:龍頭街道 |
區劃代碼:420684003201 | 代碼前6位:420684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F |
長途區號:0710 | 郵政編碼:441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原名太平崗,名字的來歷有兩種傳說:其一為:此地因地處交通要道,且地勢開闊,歷史上是兵家戰場,四周居民深受其害,為免遭戰禍,人們在此修了一座廟宇祈求太平,故取名“太平廟”。其二為:在宋元時,韃靼侵犯,有一女子背其弟逃難,至此力盡,韃子欲殺其弟。女曰:“請殺我,弟幼小無罪。”韃子感其誠,不再屠殺,遂謂太平崗。
基本介紹:
太平村是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龍頭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20684003201,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20684。郵政編碼為441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710 ,車牌號碼為鄂F。太平村與龍頭村、鐵湖村、七里崗村、九龍社區、七里花園社區、五條路社區、自忠路社區、北水壩社區、湖畔社區、學苑社區、紫陽觀社區、喬家營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民國期間,先后屬于城廂區和城廂鄉,1945年3月,屬自忠縣城廂鄉第十一保。
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更名為太平崗行政村,屬荊鐘宜縣宜城城廂區;5月恢復宜城縣建制,屬宜城縣城廂區;1955年2月屬第一區;1956年2月實行農業合作化,撤區建鄉,屬鐵湖鄉;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更名為太平崗大隊,屬官堰公社鐵湖管理區;1961年4月屬小河區鐵湖公社;1968年5月文化大革命時,社隊成立革命委
周邊相關:
太平村附近有張自忠將軍紀念園景區、宜城市博物館、張自忠紀念館、長渠、鄂豫邊區革命紀念館、楚皇城城址展示館等旅游景點,有流水西瓜、宜城米、宜城松花皮蛋、宜城板鴨、宜城盤鱔、宜城大蝦等特產,有趕象、襄陽花鼓戲、舞蹈《老背少》、宜城蘭花筒、漢江磨調、趕飛蛾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