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響井村 | 隸屬:峪山鎮 |
區劃代碼:420607110208 | 代碼前6位:420607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F |
長途區號:0710 | 郵政編碼:441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以民委員會駐處有一口古井,名曰“響井”(丟石即響)而命名。“響井”原名“同天井”,相明崇禎帝十六年(1643年)從陜西白河移居此地周天龍、周天虎二兄弟挖井筑寨,號“周天井”,深九丈九尺,直徑2米,行人路過好奇,窺視丟石聽響,久而久之,便將“天井”,改稱“響井”。
基本介紹:
響井村是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峪山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20607110208,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20607。郵政編碼為441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710 ,車牌號碼為鄂F。響井村與左莊村、袁店村、朱洼村、方集社區、金寨村、峪山社區、陳集村、長山村、泉眼村、許灣村、方勤村、泉水村、下河村、大坡村相鄰。
歷史沿革:
光緒年間,屬東鄉八條崗;宣統年間,屬第四區黃龍垱;1912年屬第三區黃龍垱;1930年至1932年屬襄陽縣蘇維埃政府第三區陳崗鄉;1936年屬第四區乾元;1941年本地稱袁灣村,屬賀袁鄉管轄;1949年屬袁店管轄;1956年屬朱洼高級合作社;1958年設肖崗大隊,屬峪山鄉;1981年改響井大隊,屬峪山人民公社;1984年改響井村,設響井村村民委員會,屬峪山鎮,該地名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響井村附近有襄陽華僑城奇幻樂園景區、鹿門山風景名勝區、鹿門寺、孟浩然墓、襄陽引丹水利風景區、朝陽城遺址等旅游景點,有襄陽大頭菜、襄陽黑豬、程河柳編、襄半夏、襄陽黑豬肉、襄陽菜籽油等特產,有襄陽火炮、襄陽火炮、老河口木版年畫、趕象、老河口絲弦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