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珞珈山街道 | 隸屬:武昌區 |
區劃代碼:420106013 | 代碼前6位:420106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鄂A |
聯系電話:027-87490509,027-87490510 | 郵政編碼:430061 |
轄區面積:約3.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73萬人 |
人口密度:約16371人/平方公里 | |
辦事處地址:武昌區八一路301號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東湖村社區 | ~001 | 主城區 | 該社區地處美麗的東湖附近。于1966年成立,取名東湖村社區委員會,屬紅衛街道管轄;2000年改名東湖村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現屬珞珈山街道管轄。…[詳細] |
武大文理學部社區 | ~009 | 主城區 | 武大文理學部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武大工學部社區 | ~010 | 主城區 | 武大工學部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珞珈社區 | ~011 | 主城區 | 珞珈社區:2024年2月成立,由原省軍區、水生村等2社區合并而來。東至文瀾路,南至八一路,西至天鵝路,北至東湖南路;另有省軍區區域,東至洪山中學,西至…[詳細] |
地名由來:
因轄區內的珞珈山得名。珞珈山馳名于世,原名邏珈山,1929年聞一多先生參與籌建武漢大學時將“邏珈”二字按諧音改為“珞珈”,自此“珞珈山”之名沿用至今,街道以此得名。
聞一多(1899-1946),又名亦多,輩名家驊,字友三,黃岡巴河人。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民主革命戰士和杰出的詩人、學者,中國民盟早期領導人之一。 一多5歲入私塾,勤學書畫,10歲考入武昌兩湖師范附屬小學。1911年辛亥革命大爆發,…… 聞一多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珞珈山街位于武昌區與武漢東湖生態旅游管理區接界的東湖之濱珞珈山麓。東北面有東湖環繞,西北面與水果湖街茶港中南路街小洪山毗鄰,南面沿八一路、廣八路、珞珈山路、珞獅北路與洪山區珞南街接壤,街轄面積為3.5平方公里。轄區常住人口8.79萬人,農業人口0.05萬人,非農業人口8.74萬人,有漢、回、壯等29個民族。轄區有8個社區居委會和隸屬于洪山區洪山街的卓刀泉居民委員會東湖村小組。
珞珈山街以境內的珞珈山命名,珞珈山馳名于世,原名邏迦山,1929年聞一多參與籌建武漢大學時將“邏迦”二字按諧音改為“珞珈”,象征堅硬的寶石,自此“珞珈山”之名沿用至今。該山東西走向,由東西兩部分組成,主峰在東部,
珞珈山街道聯系電話:027-87490509,027-87490510
歷史沿革:
解放初期(1949),轄區隸屬武漢市長青區公所管轄;1950年屬于洪山區武珞鄉;1951年屬武漢市第八區武珞鄉;1956年成立珞珈山街道,屬洪山區管轄;1957年劃歸武昌區管轄;1959年又劃歸洪山區;1960年建立洪山區人民公社珞珈山分社;1961年改建為街道;1964年重新劃入武昌區;1967年改名為紅衛街道并建立了紅衛街革命委員會;1972年改名為珞珈山街革命委員會;1978年恢復珞珈山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