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九真鎮 | 隸屬:天門市 |
區劃代碼:429006116 | 代碼前6位:429006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R |
長途區號:0728 | 郵政編碼:431700 |
轄區面積:約16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85萬人 |
人口密度:約299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圣水大道8號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3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九真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明崇禎年間,此地(今九真鎮)一江姓人家生養九子,廣行善事,譽滿鄉里。一游方和尚得知此事,贊曰”此九個真人也”,于是江姓后人在此修建”九真廟”。…[詳細] |
張廟社區 | ~002 | 鎮鄉結合區 | 明代形成村落,清屬云潭鄉東流里九真廟團,民國屬九真鄉,一直沿用。1950年屬張店鄉廟灣村,1956年屬九真區柳河鄉陸嶺高級6社,1958年屬紅光人民公…[詳細] |
新河村 | ~201 | 村莊 | 清代形成村落,民國屬四場鄉。1951年屬新河鄉。1953年合并為張店鄉。1955年建立合作社屬金花社。1958年屬小板人民公社金星大隊。1962年屬小…[詳細] |
彭廟村 | ~202 | 村莊 | 清代屬云潭鄉。民國屬九真鄉。1950年屬張店鄉。1956年屬九真區柳河鄉陸嶺五社。1958年屬紅光人民公社柳河管理區紅旗大隊。1961年恢復九真區屬柳…[詳細] |
利涉村 | ~203 | 村莊 | 明末形成村落,清屬云潭鄉東流里利涉鋪團。民國屬九真鄉。1950年屬九真區柳河鄉。1956年屬陸嶺高級七社。1958年屬紅光人民公社柳河管理區利涉大隊。…[詳細] |
苗咀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苗咀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嚴場村 | ~205 | 村莊 | 明代始建村,清屬云潭鄉諸流里,民國屬花臺鄉。1950年屬九真區花臺鄉。1956年屬花臺鄉高級社。1958年屬紅光人民公社花臺管理區五一大隊。1961年…[詳細] |
張店村 | ~207 | 村莊 | “張店”,從九真往東至新河,在清朝末年張姓人在路邊開一小經銷店,解放初期,在這里成立張店鄉,得名為張店。…[詳細] |
龍背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很早以前這個地方就有很長的一道嶺,從張家嘴進入張家湖和黃家汊,有兩個進出水口,故人們稱青龍口,一直到明廟村為止,得名為龍背嶺,故稱此村名為龍背村。…[詳細] |
九真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明清年間曾在此修建過九真廟,形成村落和集場,因此得名九真。…[詳細] |
駱駝村 | ~213 | 村莊 | “駱駝”在此指駱駝廟(1980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時已拆毀)。…[詳細] |
陸嶺村 | ~214 | 村莊 | 屬丘陵地帶,其中陸家嶺在崗嶺中最高,因此得名陸嶺村。…[詳細] |
郭埠村 | ~215 | 村莊 | 清代屬云潭鄉諸流里。民國屬柳河鄉。1950年為柳河鄉第九選區。1956年轉入長壽鄉6高級社。1958年屬紅光人民公社長壽管理區郭埠大隊。1961年恢復…[詳細] |
溝灣村 | ~216 | 村莊 | 沿線從京山沖橋河發起,有一條小河溝,沿途經過流入柳河進張家大湖,因此得名溝灣,村委會以此特征得名。…[詳細] |
東廟村 | ~217 | 村莊 | 明清年間,在王陽灣嶺上靠京山白馬廟東邊建有一小廟,此得名為東廟。…[詳細] |
尹巷村 | ~218 | 村莊 | 以尹家巷居民點命名,明朝洪武年間有一大戶尹德芳移居此地,發展為較大灣村得名。…[詳細] |
三合店村 | ~219 | 村莊 | 明代自然成村,清屬云潭鄉,民國屬花臺鄉。1949年后建立三合鄉第四選區。1956年轉入高級社四社。1958年屬九真區紅光人民公社,屬花臺管理區先豐大隊…[詳細] |
明廟村 | ~220 | 鎮鄉結合區 | 清屬云潭鄉,民國屬花臺鄉。1950年屬三合鄉第五選區。1956年屬九真區花臺鄉5社。1958年屬紅光人民公社花臺管理區明廟大隊。1961年恢復九真區屬…[詳細] |
高垱村 | ~221 | 村莊 | 清乾隆年自然成村,民國屬花臺鄉。解放后1950年屬柳河鄉。1956年屬高級7社。1958年屬紅光人民公社花臺管理區高垱大隊,1961年恢復九真區,屬花…[詳細] |
子文村 | ~224 | 村莊 | “子文”,傳說在春秋時期楚國令尹子文出生于鄖國,為其功績,宋至明清在此置墳立碑,修建子文廟,抗日戰爭日軍將廟搗毀,后變為小集場,村委會以此典故得名。…[詳細] |
劉廟村 | ~225 | 村莊 | 明代建村,清屬云潭鄉,民國屬四合鄉。1950年屬九真區張場鄉。1956年屬張場鄉新景三社。1958年屬紅光人民公社張場管理區劉廟大隊。1961年恢復九…[詳細] |
段場村 | ~226 | 村莊 | 明代形成村落和小集場。清屬云潭鄉。民國屬四合鄉。1950年屬九真區張場鄉。1956年屬九真區張場鄉新景11社。1958年九真改為紅光人民公社,屬張場管…[詳細] |
同興村 | ~227 | 村莊 | 明代形成村落,清屬云潭鄉,民國屬博愛鄉。1950年屬九真區張場鄉。1956年屬九真區張場新景12社。1958年屬紅光人民公社張場管理區同興大隊。196…[詳細] |
杜場村 | ~228 | 村莊 | 清代始有村落,曾屬云譚鄉。民國屬博愛鄉。解放后1950年屬九真區杜場鄉。1956年屬杜場鄉新景二高級社。1958年屬紅光人民公社張場管理區杜場大隊。1…[詳細] |
何場村 | ~229 | 村莊 | 以何家場居民點命名而來,清代年建場得名何家場,以此取名為何場。…[詳細] |
周場村 | ~232 | 村莊 | 清代建村,曾屬云譚鄉,民國屬四合鄉。1950年屬盧市區四合鄉。1956年屬盧市區新農8社。1958年屬盧市公社魏場管理區周場大隊。1961年屬盧市區魏…[詳細] |
沿湖村 | ~233 | 村莊 | 清屬云潭鄉仁和里,民國屬博愛鄉。1950年屬盧市區兵鐵鄉所轄。1956年改為盧市區博愛鄉“五一”二高級社。1958年屬盧市人民公社魏場管理區沿湖大隊。…[詳細] |
肖廟村 | ~234 | 村莊 | 清屬云潭鄉仁和里,民國屬博愛鄉。1950年屬盧市區兵鐵鄉。1956年屬盧市區博愛鄉“五一”三高級社。1958年屬盧市人民公社魏場管理區三合大隊。196…[詳細] |
南堤村 | ~235 | 村莊 | 明清以來,屬風波湖下游,又是張家大湖、石家湖,二個湖的出口處,每遇湖水猛漲,當地農民只有在南岸筑一道高高的攔水堤,建村后得名南堤。…[詳細] |
郭大村 | ~236 | 村莊 | 清代屬云潭鄉諸流里。民國屬花臺鄉。1956年屬九真區花臺鄉高級3社。1958年屬紅光人民公社花臺管理區郭大大隊。1961年恢復九真區,屬花臺公社郭大大…[詳細] |
石李新村 | ~237 | 鎮鄉結合區 | “石李”指石場和李場村。2018年,根據市行政村區劃調整改革,將石場村、李場村合并,新建制村命名為石李新村。辦公地點設在原石場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四合村 | ~238 | 村莊 | 以姓氏命名,早在清末年間,由何、李、張、王四姓人興建鄉下小集鎮,開業做生意,較為和氣紅火,故得名四合。…[詳細] |
地名由來:
明崇禎年間,此地(今九真鎮)一江姓人家生養九子,廣行善事,譽滿鄉里。一游方和尚得知此事,贊曰”此九個真人也”,于是江姓后人在此修建”九真廟”。九真鎮由此得名。
基本介紹:
天門市轄鎮。1950年設天北區,后改為九真區,1956年改指導組,1975年復區,1958年改紅光公社,1961年再復區,1987年建鎮。位于市境東北部,距市區中心11公里。面積162平方公里,人口7.2萬。省干線李(場)毛(嘴)公路從鎮中穿過。轄九真、龍背、張廟、張店、彭廟、新河、利涉、貓嘴、嚴場、駱駝廟、郭大、汪橋、陸嶺、郭埠、溝灣、東廟、尹巷、三合店、明廟、高垱、何場、四合鎮、中萬、周場、沿湖、肖廟、南堤、李家場、石場、子文、劉廟、東段場、周興集、杜場、大橋35個村委會和九真居委地。是市水稻集中產區之一,盛產荸薺、慈姑和蓮藕。鄉鎮企業以機械、紡織、席編為主,服裝業發展突出。古跡有子文廟遺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九真鎮被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命名為湖北省美麗城鎮省級示范鄉鎮。
2022年3月,九真鎮被命名(確認)為2021年湖北省衛生城市(縣城、鄉鎮)。
文化旅游:
先生灣墓地位于天門市九真鎮汪橋村,年代為東漢。類別為古墓葬。2011年6月,被公布為第二批天門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嶺上墓地位于天門市九真鎮郭大村,年代為漢。類別為古墓葬。2011年6月,被公布為第二批天門市文物保護單位。
駱駝廟墓群位于天門市九真鎮駱駝廟村,年代為東漢。類別為古墓葬。2011年6月,被公布為第二批天門市文物保護單位。
磨子墳墓群位于天門市九真鎮駱駝廟村,年代為東漢。類別為古墓葬。2011年6月,被公布為第二批天門市文物保護單位。
程家臺墓地位于天門市九真鎮明廟村,年代為漢。類別為古墓葬。2011年6月,被公布為第二批天門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清宣統三年(1911年),為云潭鄉。
民國十三年(1924年),始稱九真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為柳河區。
1955年,更名為九真區。
1958年,成立紅光公社。
1961年,恢復為九真區。
1975年,撤區并社為九真公社。
1984年,復名為九真區。
1987年,撤區設鎮。
胡為云(1922—1941),小名樹生,湖北天門九真鎮陸嶺村人。出生于世代書香之家,少時讀過私塾,長大后與堂侄胡克一道去青島讀中學,參加過-。抗戰爆發后,從青島回到武漢,投入保衛大武漢的抗日救亡運動。
李想德(1925—1944),湖北天門九真鎮花臺三合店人。1941年在花臺鄉參加革命,1942年調任天北聯鄉處區中隊戰士。1944年5月,奉令到花臺調查叛徒情況,在新龍村與日偽軍遭遇,被叛徒兒子指認被
郭榮福(1919—1944),湖北天門九真鎮同興村人。1941年3月在本地參加革命,1942年初調任天漢地委警衛連任班長,1943年編入天漢縣獨立十一團,1944年7月在漢川嚴家場與日軍作戰時犧牲。
胡銀灣(1921—1944),湖北天門九真鎮劉廟村人。1944年春在本地參加革命,不久編入天漢縣獨立十一團任戰士。同年7月隨部隊轉戰漢川呂家巷與日偽軍作戰時犧牲。
石又年(1924—1942),湖北天門九真鎮南堤村人。1941年參加革命,任新四軍四合鄉鄉長,在九真、皂市一帶從事游擊活動,1942年秋執行任務時被日偽軍抓住,殺害于天門縣城北門古城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