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總口管理區 | 隸屬:潛江市 |
區劃代碼:429005453 | 代碼前6位:429005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農場 | 車牌代碼:鄂N |
長途區號:0728 | 郵政編碼:433100 |
轄區面積:約11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01萬人 |
人口密度:約26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2個社區、1個行政村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江源社區 | 2009年4月29日成立總口管理區陶河嶺社區;2018年更名為江源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
江津社區 | 2009年4月29日成立總口管理區楊灣社區;2018年8月29日更名為江津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
平原垸分場社區 | 1955年為總口農場一分場;1958年10月屬總口公社一大隊;1959年3月撤銷總口公社,復稱一分場;1971年9月總口管理區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漢…[詳細] | ||
江灣社區 | 1956年為三分場;1958年10月總口成立公社,更名為三大隊;1959年3月撤銷公社,復稱三分場;1963年改為二分場;1971年9月總口農場更名為…[詳細] | ||
北東泓社區 | 北東泓社區是湖北省潛江市總口管理區下轄的社區,為村改居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29005453005,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詳細] | ||
楊灣社區 | 1956年為總口農場四分場;1958年10月總口成立公社,總口農場四分場更名四大隊;1959年3月總口公社撤銷,復稱四分場;1971年9月總口農場更名…[詳細] | ||
南東泓社區 | 1957年建場時為總口農場五分場;1958年10月總口成立公社,五分場更名五大隊;1959年3月撤銷總口公社,復稱五分場;1971年9月總口農場更名為…[詳細] | ||
關口社區 | 相元朝末年,陳友諒在此地與朱元璋激戰,彼此均難取勝,成為一處難以攻克的關口,故名![詳細] | ||
雷臺社區 | 1950年成立青年墾荒隊;1955年一批武漢知識青年下放來此墾荒種地;1958年10月總口成立公社,青年墾荒隊并入總口公社;1959年總口公社撤銷后,…[詳細] | ||
紅東垸社區 | 1957年前屬潛江市總口鄉,建場后為二分場;1958年10月成立公社,二分場更名為二大隊;1959年3月撤銷公社,復稱二分場;1966年改為紅東垸機械…[詳細] | ||
張家湖社區 | 明代成化年間,因澤口幾次潰口,洪水泛濫,潴積成湖,故名。…[詳細] | ||
陶河嶺社區 | 1956年屬總口農場,因建場之初以牧馬、養豬和副業為主,名為畜牧場;1958年10月總口成立公社,更名為大隊;1959年3月撤銷公社,改稱畜牧分場;1…[詳細] | ||
三峽移民村生活區 | 2001年12月6日,三峽庫區巴東縣的沿渡河、官渡口、東讓口3個鄉鎮的9個村27個生產隊的居民1143人,為支援三峽建設遷入此地定居,為三峽移民村;2…[詳細] |
基本介紹:
總口農場(管理區)創建于1955年,地處江漢平原腹地,國土面積1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萬畝,總人口4萬人,固定資產總額1億元。轄10個分場(辦事處),18家工副企業(其中民營企業16家)。另設金融、工商、稅務、土管、城建、郵政、電信、學校、醫院、公、檢、法、司等單位,是一個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工、商、建、運、服、綜合經營的大型農墾企業。
總口農場(管理區)地勢平坦,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地上盛產糧棉油,地下富藏油氣鹽,是國家重點商品糧棉油豬生產基地。境內河渠縱橫,田疇方正,樹木蔥郁,湖泊如鏡,素有“水鄉園林”之美譽。省道潛監公路縱貫南北,運拖公路橫亙東西,距宜黃高速公路僅一公里。東臨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總口管理區被命名(確認)為2021年湖北省衛生城市(縣城、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