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漳縣 | 隸屬:襄陽市 |
區劃代碼:420624 | 代碼前6位:420624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鄂F |
長途區號:0710 | 郵政編碼:441000 |
轄區面積:約385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5.57萬人 |
人口密度:約11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街道、10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城關鎮 | 16萬人 | 312km2 | 城關鎮位于湖北襄陽市南漳縣。下轄:
420624100001121水鏡莊社區居委會
420624100002121和平橋社區居委會
420624…[詳細] |
武安鎮 | 7.88萬人 | 401.85km2 | 武安鎮位于南漳縣東南部,東與宜城接壤,南與荊門相連,北與襄樊相望。這里交通發達,特產豐富,商貿活躍,歷史上曾有“小漢口”之稱![詳細] |
九集鎮 | 8.45萬人 | 215km2 | 南漳縣轄鎮,1952年設九集區,1975年改為公社。1987年建鎮。位于縣境東北部,與襄陽縣接壤,距襄樊17公里。面積215平方公里,人口4.3萬。3…[詳細] |
李廟鎮 | 1.35萬人 | 270km2 | 南漳縣轄鎮,鄂西北地區較具規模的獼猴桃、核桃、銀杏、中藥材基地。1952年設李廟區,1975年改為公社,1987年置鎮。位于縣境西北部。面積270平方…[詳細] |
長坪鎮 | 1.21萬人 | 258km2 | 南漳縣轄鎮,黑木耳、猴頭菇主產地之一。1952年設長坪區,1975年改為公社,1984年復置區,1987年更現名。位于縣境西北部,與谷城、保康縣接壤。…[詳細] |
薛坪鎮 | 1.78萬人 | 228km2 | 南漳縣轄鎮,縣桑蠶基地和黑木耳、“棗皮”主產地。1952年建薛坪區,1975年改為公社,1987年建鎮。位于縣境中部。面積228平方公里,人口3萬。南…[詳細] |
板橋鎮 | 1.04萬人 | 278km2 | 湖北省南漳縣板橋鎮地處鄂西北部。位于東徑111°28′,北緯31°30′離251省道30公里,距南漳縣城103公里。
地理·村鎮·規模
…[詳細] |
巡檢鎮 | 2.14萬人 | 224km2 | 南漳縣轄鎮,縣桑蠶基地和著名的“羊角山茶”主產地。1952年設巡檢區,1975年改公社,1987年建鎮。位于縣境南部。面積224平方公里,人口2.4萬…[詳細] |
東鞏鎮 | 2.35萬人 | 252km2 | 南漳縣轄鎮,鄂西北煤炭基地和國家計劃用材伐木重鎮。1952年建東鞏區,1956年屬肖堰區,1975年設東鞏公社,1984年建鎮。位于縣境南部,與荊門市…[詳細] |
肖堰鎮 | 2.18萬人 | 182km2 | 南漳縣轄鎮,縣桑蠶基地和著名的銀杏主產地之一。1952年建肖堰區,1975年改為公社,1984年復建區,1987年建鎮。位于縣境中南部。面積182平方…[詳細] |
清河管理區 | 1.18萬人 | 38.6km2 | 清河管理區位于湖北襄陽市南漳縣。下轄:
420624500001 123 王家坡社區居委會
420624500200 220 黃蓮樹村委會
…[詳細] |
地名由來:
據《南漳地名志》引注《乾隆襄陽府志·山川》:“漳水,縣南一百里,源出荊山?h之立名以此。”因南“漳水”而名,境內有漳水,發源于南條荊山,故曰南漳。
基本介紹:
南漳縣位于鄂西北,漢水以南,荊山山脈以東。東臨荊州武漢,西連神農架,南接宜昌三峽,北依襄樊南陽;地處江漢平原的北緣,南陽盆地的南緣,秦巴山系的東緣。版土面積三千八百五十七平方公里,總人口六十萬人。
南漳縣素有“金南漳”之稱!鞍松桨胨职胩铩钡牡孛步Y構,荊山山脈與江漢平原過渡地帶的地理位置和北亞熱帶季風氣候蘊育的生態資源,為南漳發展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全國糧食生產大縣、商品糧基地重點縣、農業綜合開發試點縣、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縣、長江防護林和世行貸款建立多功能護林基地等一批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為南漳的兩個文明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經過二十年的改革開放,南漳已發展成為農業基礎穩定,工業初具規模,商貿
榮譽排行:
2024年04月,南漳縣被確定為2024年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市、區)。
2023年11月,名單公布,南漳縣名列其中。
2023年10月,第七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名單出爐,南漳縣入選。
2022年12月,南漳縣被農業農村部列為2022年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
2022年3月,南漳縣被確定為2021年湖北省茶葉主產區。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南漳縣人口數量為45.57萬人,位列襄陽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7位,位列湖北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第58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1177位。
2020年12月,被確定為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區)。
歷史沿革:
據《南漳縣志》記載,南漳源于春秋時期,曾用羅國、廬戎國、楚地、伊廬縣、中廬縣、臨沮縣、上黃縣、新安縣、建武縣、武平縣、武昌縣、安武縣、新安縣、義清縣、左安縣、開南縣、歸仁縣、重陽縣、思安縣等名稱,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建制南漳。
直至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合中廬、南漳二縣為南漳縣。
南漳在隋朝時期屬荊州襄陽郡。
唐朝時期屬襄州。
五代時期屬山南東道之襄州。
宋朝時期屬京西南路襄陽府。
元朝時期屬河南行中
區劃: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