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木子店鎮 | 隸屬:麻城市 |
區劃代碼:421181109 | 代碼前6位:421181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J |
長途區號:0713 | 郵政編碼:438000 |
轄區面積:約26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06萬人 |
人口密度:約15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2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大堰河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明朝屬麻城亭川鄉轄,清咸豐、光緒年間仍屬亭川鄉轄,民國時屬麻城第三區、第四區、東木區轄。1956年合作化時為東木區木子店鄉光明社,1958年為東風人民…[詳細] |
擱船山村 | ~202 | 村莊 | 明朝屬麻城亭川鄉轄。清咸豐、光緒年間仍屬麻城亭川鄉轄。民國時屬麻城縣第三區、第四區,東木區轄。1956年合作化時期為東木區楊梅鄉和平二社,1958年為…[詳細] |
楊眉河村 | ~203 | 村莊 | 以歷史地名楊梅陬命名。因“陬”與“愁”諧音,加之對面是巴水大河,改名“楊梅河”。改革開放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再次改為“楊眉”![詳細] |
游家沖村 | ~204 | 村莊 | 以游姓居多,且地處山沖,故名。明朝屬麻城亭川鄉轄,清咸豐、光緒年間仍屬亭川鄉轄,民國時期屬第三區、第四區、東木區轄。1956年為東木區木子店鄉群益社,…[詳細] |
邱家垱村 | ~205 | 村莊 | 明朝屬麻城縣亭川鄉轄,清咸豐、光緒年間仍屬亭川鄉轄,民國屬第三區、第四區,東木區轄。1956年合作化時期為東木區木子店鄉雷風二、三社,1958年為東風…[詳細] |
細石嶺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山嶺有很多細石頭,故名。明朝屬麻城亭川鄉轄,清咸豐、光緒年間仍屬亭川鄉轄,民國時期屬第三區、第四區、東木區轄。1956年為東木區木子店鄉飛輪一、四社,…[詳細] |
洗馬河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相傳光緒年間有一將士騎馬經過此地,并在河中洗馬,故名。…[詳細] |
李峰山村 | ~209 | 村莊 | 以境內所處的山的名稱命名。民國二十四年《麻城縣志續編》記載為壘峰山![詳細] |
獨楊樹村 | ~213 | 村莊 | 此地位于破臺子與曾家臺子之間,原有一棵參天古楊樹,故名(1954年發洪水沖倒這棵楊樹)![詳細] |
長嶺關村 | ~214 | 村莊 | 以一條長嶺為界,過去設有關卡,故名。明朝屬麻城亭川鄉轄。清咸豐、光緒年間仍屬麻城亭川鄉轄。民國時屬麻城縣第三區、第四區,東木區轄。1956年合作化時期…[詳細] |
上屋榜村 | ~215 | 村莊 | 明朝屬麻城亭川鄉轄,清咸豐光緒年間仍屬麻城亭川鄉轄,民國時期屬麻城縣第三區、第四區、東木區轄。1956年名為東木區祠堂鋪鄉保豐社,1958年為東風公社…[詳細] |
上馬石村 | ~216 | 鎮鄉結合區 | 上馬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古城村 | ~219 | 村莊 | 古城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明山村 | ~222 | 村莊 | 村內山的主峰為名山,故名。明朝屬麻城縣亭川鄉轄,清咸豐、光緒年間仍屬麻城亭川鄉轄,民國時期屬第三區、第四區,東木區轄。1956年合作化時期為東木區古城…[詳細] |
牌樓村 | ~224 | 村莊 | 牌樓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黃泥坳村 | ~226 | 村莊 | 該地所處自然村落土質為上好的黃泥。歷史上還做過瓦壺罐,且地處一山坳,故名![詳細] |
王家畈村 | ~228 | 村莊 | 明朝屬麻城亭川鄉轄,清咸豐光緒年間仍屬麻城亭川鄉轄,民國時期屬麻城縣第三區、第四區、東木區轄。1956年合作化時期名東木區黃泥坳愛華社,1975年撤區…[詳細] |
天井山村 | ~230 | 村莊 | 天井山原名楊家畈,因明朝官員梅之煥到東山考察,途經楊家畈,口渴難耐,便令手下在山頂上的小水井取水解渴,此水清冽甘甜,因此楊家畈改名為天井山。…[詳細] |
觀石河村 | ~231 | 村莊 | 西部河邊有一巨石,石上以前建有一觀音寺,故名觀音石河。現觀音石存在,并建有“觀音廟”,“觀音石河”改為“觀石河”,故名![詳細] |
楊嶺崗村 | ~233 | 村莊 | 明代屬麻城亭川鄉轄,清咸豐、光緒年間仍屬麻城亭川鄉轄。民國時期屬麻城縣第三區、第四區、東木區轄。1956年合作化時期,為東木區博士坳晨光農業社,195…[詳細] |
龍門河村 | ~234 | 村莊 | 河流河道彎曲,狹窄如門,兩岸直立。每當洪水暴發,從下游觀之,其勢如巨龍從門中躍出,故名![詳細] |
石磴坳村 | ~237 | 村莊 | 明朝屬麻城亭川鄉轄,清咸豐光緒年間仍屬麻城亭川鄉轄,民國時期屬麻城縣第三區、第四區、東木區轄。1956年合作化時期為木棲河區黃石鄉管轄,1975年撤區…[詳細] |
熊家垸村 | ~238 | 村莊 | 明朝屬麻城亭川鄉轄,清咸豐光緒年間仍屬麻城亭川鄉轄,民國時期屬麻城縣第三區、第四區、東木區轄。1956年合作社時期名為東木區楊眉鄉團結社,1975年撤…[詳細] |
馬牙山村 | ~240 | 村莊 | 馬牙山原名馬鞍山,據老人講因后山峰形似馬牙,故名![詳細] |
向明村 | ~241 | 村莊 | 明朝屬麻城亭川鄉轄,清咸豐、光緒年間仍屬亭川鄉轄,民國時期屬第三區、第四區、東木區轄。1956年合作化時名為東木區丁家坳鄉向明河社,1975年撤區并社…[詳細] |
店基坪村 | ~242 | 村莊 | 清咸豐、光緒年間屬麻城亭川鄉轄,民國時屬麻城縣第三區、第四區,東木區轄。1956年合作化時期為東木區丁家坳鄉向明五社,1975年撤區并社前為東木區丁家…[詳細] |
丁家坳村 | ~245 | 村莊 | 明朝屬麻城亭川鄉轄,清末咸豐、光緒年間仍屬麻城亭川鄉轄。民國時屬麻城縣第三區、第四區、東木區轄。1956年為東木區丁家坳鄉勞動一社,1958年為東風人…[詳細] |
施家坳村 | ~247 | 村莊 | 明朝屬麻城亭川鄉轄,清咸豐光緒年間仍屬麻城亭川鄉轄,民國時期屬麻城縣第三區、第四區、東木區轄。1956年為東木區木子店鄉勞動三社,1958年為東風人民…[詳細] |
木子店村 | ~249 | 鎮中心區 | 地名來歷有二:(一)在明代從江西來一老頭,在此地一棵木梓樹下搭茅棚,以賣草鞋、開飯店為業,故得名“木梓店”。后人簡寫為“木子店”。(二)相傳因一位李姓…[詳細] |
杉林河水庫社區 | ~400 | 特殊區域 | 杉林河水庫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3,為特殊區域。…[詳細] |
地名由來:
木子店原名“東義洲”,北周刺史曾在木子店筑東義洲城。相傳宋末元初,一李姓商人在此經商,得名“木子店”。也有傳說稱,有一江西老人在木梓樹下搭棚開店,得名“木梓店”,簡寫為“木子店”。
基本介紹:
麻城市轄鎮。1956年設東風公社,1980年更名木子店公社,1987年設鎮。位于市境東部,距市府37公里。面積262平方公里,人口5.9萬。麻(城)張(家畈)公路穿過鎮境。轄洗馬河、杉林河、界嶺、雙沖、桃李沖、李峰山、獨楊樹、長嶺關、上馬石、上屋傍、鄭家傍、東古城、嚴家坳、金家垸、名山、涼山巖、牌樓、楠竹園、黃泥坳、西家沖、王家畈、大堰河、擱船山、楊眉河、木子店、游家沖、邱家垱、細石嶺、汪家傍、撞林坳、天井山、觀石河、唐家沖、楊嶺崗、龍門河、劉家垸、石磴坳、熊家垸、鄭家河、馬牙山、花石巖、向明、店基坪、熊濟垸、商家山、丁家坳、毛大利、施家坳、杉樹垸49個村委會。鄉鎮企業以機修、生產玻璃馬賽克和
榮譽排行:
2017年2月,湖北省環境保護廳命名木子店鎮為2016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鄉鎮。
歷史沿革:
1975年10月撤區并社,東木區改為丁家坳公社;1981年9月,丁家坳公社改為東木區;1987年9月,撤區并鄉,東木區一分為二,原東木區所轄的李峰山鄉、祠堂鋪鄉、東古城鄉、黃泥坳鄉合并為東古城鄉;原木子店鄉、博士坳鄉、丁家坳鄉、石磴坳鄉合并為木子店鎮。
1993年10月,東古城鄉整體并入木子店鎮。
被列入《中國名茶研究選集》的龜山綠茶,1980年10月被評為全國五大名茶之一,1988年獲農牧漁業部優質獎,1989年亞運期問,送往北京.受到國際友人贊賞。一位新加坡朋友品賞了這種茶以后,翹著大拇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