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清水村 | 隸屬:毛壩鎮 |
區劃代碼:422802106236 | 代碼前6位:422802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Q |
長途區號:0718 | 郵政編碼:44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以自然地理特征命名。因有一洞泉水流出形成一條小河,水質清澈透明,人們就叫為清水河,因為清水村民委員會駐清水河旁,故以清水命名。
基本介紹:
清水村地處恩利公路,恩利交界,9個小組,全村6平方公里,海拔850米,中心位置有小集鎮,全村耕地面積1000余畝,總人口1600人,農業人口1400多人,非農200余人,外地流動人口100余人。黨員38人,其中女黨員4人,平均年齡48歲,大學文化程度1人,高中文化程度13人,初中文化25人,小學文化9人,上年純收入4008元。
在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能積極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具有較強的凝聚力、戰斗力,能為全村群眾出謀劃策,搞好全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茶葉發展,大大提高了群眾的滿意度,但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黨員年齡結構老化,文化水平偏低,沒有高質量、高效率的方式方法和科學發展的理念等,鑒于上述存在的
歷史沿革:
古為巴國地,秦漢屬南郡蠻地;后周屬亭州資田郡鹽水縣地;唐屬清化郡清江縣地,北宋崇寧中隸屬施州;南宋慶元三年(1197)置鎮邊萬戶總管府;元朝1279年至1368年屬清江縣施南宣撫司;明1368年至1644年屬施州衛施南宣撫司舊治;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歸流屬利川縣之講讓里南八堡,民國初仍襲舊制;1949年11月利川解放屬團堡區;1950年5月改稱毛壩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屬毛壩公社清水
周邊相關:
清水村附近有騰龍洞、玉龍洞、大水井景區、龍船水鄉、佛寶山景區、利川麗森休閑度假村等旅游景點,有利川莼菜、利川工夫紅茶、利川山藥、利川黃連、利川大黃、利川紅等特產,有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柏楊豆干傳統手工制作技藝、壩漆制作技藝、利川燈歌、利川小曲、肉連響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