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夾壁村 | 隸屬:毛壩鎮 |
區劃代碼:422802106201 | 代碼前6位:422802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Q |
長途區號:0718 | 郵政編碼:44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夾壁源于夾碑,顧名思義為兩塊碑。離夾壁村委員會1公里,土家人田自盛,生于大明崇禎甲戌年6月27日、死于清康熙二十四年正月初四。孝孫婿黃輿甫、陳世舉在康熙二十四年立碑,年長月久碑已破損、到大清光緒三十年寒食節,嗣孫德維、德陛,又在碑的前面樹了一塊碑,故名夾碑,后來就叫成夾壁。
基本介紹:
夾壁村位于毛壩鎮西南角,距毛壩鎮政府9公里,全村14個村民小組,439戶,1639人。2013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004萬元,人均純收入6120元。夾壁村原是土司城所在地,賀龍率領的紅軍曾在這里駐扎和戰斗。近年來,夾壁村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特色民居建設為突破口,因地制宜發展茶葉產業,農村經濟收入持續增長,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如今已成為“湖北省楹聯文化之村”和農業部“美麗鄉村”創建試點村。
夾壁村現有優質茶葉基地面積4117畝,人平2.3畝,其中優質茶園1500畝,有茶葉加工廠6家,并于2008年成立茶葉專業合作社。近年來,始終堅持狠抓茶葉產業不放松,重點發
歷史沿革:
古為巴國地,秦漢屬南郡蠻地;后周屬亭州資田郡鹽水縣地;唐屬清化郡清江縣地,北宋崇寧中隸屬施州;南宋慶元三年(1197)置鎮邊萬戶總管府;元延裕五年(1318)向傳龍從虁州入施南司,原治青巖、再徙夾壁、為施南鎮邊萬戶總官府佐府判之職;明洪武二年,向勝宗為施南鎮邊萬戶總管府都督元帥,佐吏;清雍正十三年為利川縣講讓里南七保,民國初仍襲舊制;1949年11月利川解放屬團堡區;1950年5月改為毛壩區;19
周邊相關:
夾壁村附近有騰龍洞、玉龍洞、大水井景區、龍船水鄉、佛寶山景區、利川麗森休閑度假村等旅游景點,有利川莼菜、利川工夫紅茶、利川山藥、利川黃連、利川大黃、利川紅等特產,有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柏楊豆干傳統手工制作技藝、壩漆制作技藝、利川燈歌、利川小曲、肉連響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