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炮臺村 | 隸屬:彌市鎮 |
區劃代碼:421003105210 | 代碼前6位:421003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D |
長途區號:0716 | 郵政編碼:434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明朝舊臣吳三桂反清復明,路經彌陀寺時與前來圍剿的官軍交火,在村域內陳家泓地段架設多門大炮,并未筑土填臺,人們將架設大炮的位置稱為“炮臺”。
吳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長伯,一字月所,明末清初著名政治、軍事人物,封爵平西伯(明)、平西王(清),與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廣東平南王尚可喜并稱三藩。崇禎十七年,多爾袞逼迫吳三桂放棄聯清擊李的政策而徹底投降清朝;山…… 吳三桂詳細信息++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湖北省愛衛會命名炮臺村為2021年湖北省衛生村(社區)。
2018年12月,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命名炮臺村為2018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村。
基本介紹:
炮臺村是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彌市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421003105210,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21003。郵政編碼為434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716 ,車牌號碼為鄂D。炮臺村與彌市村、老場村、新堤村、工農村、合興村、陳家灣村、兩縣街村、新華橋村、劉家橋村、里甲口村、天保村、蘇家鋪村、太平橋村、姚家鋪村相鄰。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六(1947)年,屬虎西鄉管轄。
1950年,屬江陵縣第六區街道管理。
1956年,成立江陵縣第四區街道前鋒農業合作社。
1958年,名為彌市公社合義鄉前鋒大隊。
1964年,更名為彌市區彌市公社炮臺大隊。
1984年,更名為彌市區合義鄉炮臺村。
2004年,與楊家灣村、高家灣村、蔬菜隊合并,組合成彌市鎮炮臺村,由彌市鎮政府管轄。
周邊相關:
炮臺村附近有荊州古城歷史文化旅游區、荊州園博園、楚王車馬陣景區、九老仙都景區、荊州博物館、荊州關帝廟等旅游景點,有荊州魚糕、北湖鳙、南湖蘿卜、海子湖青魚、荊州大白刁、八嶺山朱橘等特產,有楚式漆器技藝、鉛錫刻鏤技藝、馬山民歌、荊州魚糕制作工藝、漢灘小曲、荊州關羽傳說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