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成立鳳凰辦事處,郢城鎮管轄的七個村級單位劃歸鳳凰辦事處托管。
2017年10月,原沙市區關沮鎮四村,岳橋村、江河村、清河村、鳳凰村一并劃歸鳳凰辦托管。
2019年6月19日,鳳凰街道行政區劃,紀南文旅區鳳凰街道地名資料">
地名:鳳凰街道 | 隸屬:紀南文旅區 |
區劃代碼:421003004 | 代碼前6位:421003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鄂D |
長途區號:0716 | 郵政編碼:434000 |
人口數量:約8479人 | |
下轄地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郢東社區 | ~001 | 主城區 | 郢東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高路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民國時期,有高姓人家始遷此地,原建有高氏祠堂,家人前來祭祀祖先要經過祠堂前一條較高的土路,故名。…[詳細] |
岳山村 | ~201 | 鎮中心區 | 據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版《江陵縣志·山川》載:“城東五里有亙垣焉,聳峙若門,土人以山呼之。”又據三國時期吳國元年(222年),吳大將軍徐達屯兵…[詳細] |
黃山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黃山原名“皇甲山”,為大片黃土高丘,鄉人以山呼之。東漢名將馬援曾率兵路過此地,后奏請朝廷建兵甲庫,稱“皇甲山”。到唐朝改為寺廟,因“皇”諧音“黃”,又…[詳細] |
彭湖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明洪武丁未(1367年),江夏侯周德興請決岳山堤壩,水流沖成一個小湖泊,因湖堤周圍居民都姓彭,故名。…[詳細] |
郢北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1949年屬江陵縣草市區。1958年屬江陵縣將臺公社,名荊五大隊。1964年屬江陵縣將臺區紀南公社,更名為郢北大隊。1983年屬江陵縣紀南區郢東鄉,復…[詳細] |
郢城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郢城,傳為春秋時囊瓦所筑,經考古發掘,證實為秦南郡治所,此用作村名。…[詳細] |
海湖村 | ~206 | 村莊 | 湖水自荊門蛟尾與漕河水合流而成。三國時,孫吳又引湖水會沮漳水號為北海,以拒曹魏。唐時曹王李皋將北海挽堤墾田。五代時荊南王高寶融于周顯德二年(995)復…[詳細] |
地名由來:
因街道原轄區地處鳳凰村而得名。
基本介紹:
紀南文旅區(鳳凰街道)
歷史沿革:
2014年8月,成立鳳凰辦事處,郢城鎮管轄的七個村級單位劃歸鳳凰辦事處托管。
2017年10月,原沙市區關沮鎮四村,岳橋村、江河村、清河村、鳳凰村一并劃歸鳳凰辦托管。
2019年6月19日由荊州市人民政府批準(荊政函〔2019〕23號)同意設立荊州區鳳凰街道辦事處,將荊州區東城街道辦事處的岳山村、高路村、黃山村、澎湖村、海湖村、郢北村、郢城村劃入鳳凰街道辦事處管轄范圍。
區劃:湖北省·荊州市·紀南文旅區·鳳凰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