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毛市鎮 | 隸屬:監利市 |
區劃代碼:421023109 | 代碼前6位:421023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D |
長途區號:0716 | 郵政編碼:434000 |
轄區面積:約13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79萬人 |
人口密度:約35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毛市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史載,元朝末年,陳友諒與朱元璋爭奪天下失利,敗退至此地。為了輕裝而逃脫,令將士將金甲埋葬于龍虎之地,故稱“埋甲口”,后諧音“毛家口”。解放初,毛家口更…[詳細] |
光榮村 | ~200 | 村莊 | 一次水利工程完成最好,上級領導說獎勵我們最光榮而命名。“光”指光彩,“榮”指榮譽![詳細] |
蓮福村 | ~202 | 村莊 | 清末,屬上總雞鳴二里;民國時期,屬周老區毛家口鄉;1950年后,屬丁家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毛市人民公社,設立紅光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詳細] |
陳趙村 | ~205 | 村莊 | 清代,屬上總雞鳴二里;民國時期屬周老區毛家口鄉;1950年后,屬毛市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卸市人民公社陳趙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毛…[詳細] |
卸市村 | ~206 | 村莊 | 傳說元末陳友涼兵敗,曾在此地丟盔棄甲,原名卸甲河,后演變為卸市,被引用為地名、村名。…[詳細] |
楊灣村 | ~208 | 村莊 | 楊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老河村 | ~210 | 村莊 | 清朝時期,屬上總雞鳴二里;民國時期,屬第一區毛家口保;1950年后,屬競賽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剅人民公社,老河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詳細] |
崔吳村 | ~211 | 鎮中心區 | 崔吳村地處四湖干渠以南,黃觀公路穿境而過,是仙洪新農村建設試驗區的重點區域,村域面積3.8平方公里,轄16個村民小組,人口2238人。崔吳村按照宜居村…[詳細] |
南剅村 | ~214 | 村莊 | 1950年后,屬毛市區丁家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南剅人民公社,設立南剅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毛市區南剅公社;1975年撤區并社,屬…[詳細] |
南蘆農科所村 | ~215 | 村莊 | 南蘆農科所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海螺村 | ~217 | 鎮中心區 | 清代,屬上總雞鳴二里;民國時期,屬周老區毛家口鄉;1950年后,屬毛市區;聯合大隊;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姚鋪人民公社海螺大隊;1961年恢復區、…[詳細] |
長嶺村 | ~220 | 鎮鄉結合區 | 1950年后,屬朱裴鄉;1956年為朱培社,屬姚鋪鄉轄;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姚鋪人民公社,設立長嶺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毛市區姚鋪公…[詳細] |
姚鋪村 | ~221 | 鎮中心區 | 相傳有個姚姓的人家遷居此地開鋪經商,故稱姚家鋪![詳細] |
雙碾村 | ~223 | 村莊 | 1950年,屬群聯鄉;1956年為昌興社,屬姚鋪鄉轄;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毛市人民公社,設立雙碾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毛市區姚鋪公社…[詳細] |
石碼村 | ~226 | 村莊 | 石碼村:1950年,屬毛市區楊林院;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新河人民公社,設立石碼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毛市區新河公社;1975年撤區并…[詳細] |
鏡臺村 | ~227 | 鎮鄉結合區 | 明、清時期,屬中總北洲里;民國時期,屬第一區毛家口保;1950年后,屬毛市區楊林垸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新河人民公社,鏡臺大隊;1961年恢復…[詳細] |
陳鋪村 | ~228 | 鎮鄉結合區 | 1950年屬毛市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新河人民公社,設立新河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毛市區新河公社;1975年撤區并社,屬新河公社;…[詳細] |
斗湖村 | ~231 | 村莊 | 斗湖村:明清時期,屬中總北洲里;民國時期,屬第一區毛家口鄉;1950年后,屬毛市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毛市人民公社陡湖大隊;1961年恢復區、…[詳細] |
上觀廟村 | ~234 | 鎮鄉結合區 | 1950年后,屬勝利、金星社;1956年為勝利、金星兩個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毛市人民公社,設立金星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毛市區;…[詳細] |
沙湖漁場 | ~500 | 村莊 | 沙湖漁場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史載,元朝末年,陳友諒與朱元璋爭奪天下失利,敗退至此地。為了輕裝而逃脫,令將士將金甲埋葬于龍虎之地,故稱“埋甲口”,后諧音“毛家口”。解放初,毛家口更名為“毛市”。
陳友諒(1320~1363),中國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湖北沔陽(今仙桃市)人。元末農民戰爭爆發后,參加徐壽輝、鄒普勝、倪文俊等人領導的天完紅巾軍,以功升元帥。元至正十七年(1357),陳友諒襲殺倪文俊。十九年,殺害在反元戰爭中功勞卓著的天…… 陳友諒詳細信息++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別名朱重八、朱國瑞、朱洪武、洪武帝,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朱元璋推翻蒙元統治,恢復華夏政權,結束民族壓迫制度,恢復民族平等,統一中國;廢丞相、設三…… 朱元璋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毛市鎮西南距監利縣城14.5公里,版圖面積144平方公里,轄2個自然鎮、4個居委會、35個行政村。2001年底人口統計為56992人。
該鎮系四湖河畔最大的一個集鎮,洪排主隔堤橫亙南北,監仙公路、黃觀公路呈十字交叉貫穿全境,隨岳高速公路穿越全鎮9公里,并在境內設有互通,水陸交通十分便捷。該鎮充分發揮水資源豐富的優勢,打響了一場以改造境內湖泊,大力發展水產養殖、種植業的攻堅戰。近幾年來開發沙湖、幺母垸等低湖田面積近3萬畝,珍珠、河蟹、黃鱔、桂花魚、才魚、湘蓮等名特優水產品迅猛發展,年產量7000噸以上,該鎮還是優質糧、優質油生產基地,年產量分別為37000噸和2500噸。該鎮豐富的水產資源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為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文化旅游:
監利古華容道約在今監利縣汴河鄉至毛市鎮一帶。在古道入口處汴河鄉太平橋旁立有一石碑,上刻“華容古道”四字。赤壁之戰后,曹操率殘兵自烏林退歸南郡(郡治在今荊州市荊州區),途經華容(今屬監利縣)小
歷史沿革:
始于明朝,初名“毛家口”,因陳友諒兵敗至此,將鎧甲掩埋于此,故改名“七里甲口”;清朝時屬雞鳴二里,民國時為第一區毛家口聯保;建國初,設毛市區;1958年設立毛市人民公社;1961年恢復區建制;1975年撤區并社,恢復毛市公社;1981年1月,原毛市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改為毛市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4年3月,設區建鄉,將原毛市、福田人民公社合并為毛市區公所和毛市鎮人民政府,區鎮合署辦公;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