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雙泉村 | 隸屬:木蘭鄉 |
區劃代碼:420116201236 | 代碼前6位:420116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A |
長途區號:027 | 郵政編碼:4303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大余灣村 | ~200 | 大余灣北靠木蘭山、東望木蘭湖,位居木蘭生態旅游區的中心,雖然距今已有630余年的歷史,但仍保存著明清建筑房屋40余棟。這里的民居石塊砌墻,青瓦蓋頂,雕…[詳細] |
地名由來:
以境內曾有一著名寺廟——雙泉寺而取名雙泉村。
榮譽排行:
2021年10月,農業農村部推介雙泉村為2021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2020年12月,雙泉村被授予武漢市首批鄉村休閑游示范村。
2020年8月,雙泉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
2012年12月,雙泉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1年7月,雙泉村入選第二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村)。
基本介紹:
雙泉村位于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木蘭山南麓的木蘭川,南距武漢城區68公里。全村有13個自然灣,村民600多戶2500多人。其中的大余灣現有村民108戶,居民324人,有75棟明清時期古民居。這些古宅均用大塊條石砌成,石面上琢有細致入微的滴水線。
大余灣得木蘭之靈氣,鐘靈毓秀,人才輩出。據村譜記載,曾有宋代一門三太守,五代四尚書出自雙泉村。這里村民聰慧勤勞,雕匠、畫匠、石匠、木匠遠近聞名,特別是制陶窯匠較多,曾有“十漢四窯匠”之說。如今,這里制陶業仍十分發達,遠近百余里還有很多人家保持著用木蘭“川里貨”的習慣。
雙泉村與塔耳社區、雨霖村、小泉山村、塔耳崗村、天子沖村、姚崗村、七里崗村、劉咀村、青石橋村、將軍廟村、橋店村、橋頭邊村、柳畈村、小寨村相鄰。
文化旅游:
大余灣古民居建筑群位于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雙泉村大余灣,明、清時期。現存民居40余棟,建筑布局呈向心形。硬山式,穿斗結構,小青瓦屋面,磚石砌體皆使用傳統的糯米伴石灰砌筑。該村保存有較好的雕花睡
歷史沿革:
1949年屬研子鄉,1952年劃屬橫山(后改稱羅漢寺)區管轄,1958年為新生、紅衛兩個大隊,1969年兩個大隊合并為朝陽大隊,1969年屬研子人民公社,1980年因重名,以境內曾有一著名寺廟——雙泉寺,改稱雙泉大隊,1984年為雙泉村,并成立村民委員會;1986年屬研子崗鄉,1990年屬研子崗鎮,2001年撤銷研子崗鎮并入木蘭鄉至今。
周邊相關:
雙泉村附近有大余灣古民居建筑群、木蘭文化生態旅游區、野村谷景區、姚家山景區、武漢農耕年華農業風情園、木蘭水鎮等旅游景點,有黃陂荸薺、黃陂黃牛、黃陂荊蜜、楊樓子灣麻油、塔耳柿子、黃陂豆腐等特產,有木蘭傳說、黃陂花鼓戲、高蹺故事亭子、黃陂民間彩詞、天獅子等民俗文化。
區劃: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雙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