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煙燈堡村 | 隸屬:郭家壩鎮 |
區劃代碼:420527106206 | 代碼前6位:420527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E |
長途區號:0717 | 郵政編碼:44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戰國時期,此地是古代戰爭預警要地,若遇外敵來襲,人們便在村莊的烽火臺上燃起烽火,為前方將士傳遞信息,故名煙燈堡。
基本介紹:
秭歸縣郭家壩鎮煙燈堡村地處長江西陵峽南岸,是全鎮著名的臍橙產業大村。村內綠水青山,風景如畫;向外四通八達,交通便利,距郭家壩新集鎮5公里,屬郭家壩鎮腹地中心。現轄6個村民小組,8個社區,總人口2070人,耕地面積2401畝,林地面積8919畝。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科學的規劃建設、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規范的后期管理以及“鄉土味、文化型、生態村”的特色品味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也得到各級領導的認可,并在2010年被秭歸縣確定為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
隨著煙燈堡村“新農村建設”各項項目的啟動,煙燈堡村成為倍受全縣人民關注的熱土,各級領導先后來煙燈堡村視察,給全村人民以巨大的精神鼓舞。為凝聚全村人
歷史沿革:
明朝時期屬歸化里,清朝時期屬童莊鄉,民國時期屬楚臺鄉,分設四保(戴家灣)、五保(幺店子);1950年5月設置新民村,屬倉東區,1953年1月改稱新民鄉,屬第五區(郭家壩),1956年3月小鄉合并后建立民安、高陽、新民農業生產合作社,屬第五區(郭家壩)郭家壩鄉,1958年11月人民公社化時,設立民安大隊、高陽大隊、新民大隊,屬郭家壩人民公社郭家壩管理區,1961年4月設區建社時屬郭家壩區郭家壩人民公
周邊相關:
煙燈堡村附近有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區、九畹溪風景區、三峽竹海生態風景區、鏈子崖風景區、五龍溫泉風景區、宜昌白云山等旅游景點,有秭歸桃葉橙、秭歸臍橙、秭歸夏橙、屈鄉絲綿茶、九畹絲綿茶、秭歸綠茶等特產,有端午節(屈原故里端午習俗)、秭歸花鼓舞、楊林堂鼓、秭歸屈原傳說、枝江民間吹打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