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淯溪鎮 | 隸屬:當陽市 |
區劃代碼:420582103 | 代碼前6位:420582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E |
長途區號:0717 | 郵政編碼:443000 |
轄區面積:約37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24萬人 |
人口密度:約8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2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淯溪河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1956年4月,成立淯溪河街道。1961年為淯溪河居民委員會。2001年更名為淯溪河社區居民委員會,隸屬淯溪鎮至今。…[詳細] |
月潭河社區 | ~002 | 村莊 | 2001年3月成立月潭河社區居民委員會,隸屬淯溪鎮至今。…[詳細] |
廖家埡村 | ~201 | 村莊 | 清朝時期屬漳河總。民國二十四年(1935)屬漳門鄉。1945年9月屬觀音鄉。1951年9月屬觀音區趙林鄉。1956年12月農業合作化時為觀音指導組光明…[詳細] |
同明村 | ~202 | 村莊 | 農業合作化時,根據希望社員共同奮斗、前途光明的美好愿景,得名同明高級農業社。村名沿用原社名。…[詳細] |
前明村 | ~203 | 村莊 | 農業合作化時,人們希望生活幸福,前途光明,將此社取名為前明社,后仍沿用舊名,命名為前明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水田灣村 | ~204 | 村莊 | 明朝時期此地屬呼兒總。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屬呼兒總。1945年9月屬遠安縣。1951年9月屬觀音區陳院鄉。1956年12月農業合作化時為陳院鄉民…[詳細] |
紅旗村 | ~205 | 村莊 | 農業合作化時,根據爭先進、扛紅旗的喻義,命名紅旗高級農業社。后此名沿用,命名為紅旗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白石港村 | ~206 | 村莊 |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屬海堰總。民國二十四年(1935)屬新民鄉。1945年9月屬觀音區。1951年9月屬觀音區大堰鄉。1956年12月農業合作化…[詳細] |
春新村 | ~207 | 村莊 | 農業合作化時,人們希望今后的生活像春天的新景象美好,故將此社取名為春新高級社,后此名仍沿用,命名春新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馬店村 | ~208 | 村莊 | 明朝屬鴻橋總。清朝屬鴻橋總。民國二十四年(1935)屬鴻爐鄉。民國三十四年(1945)屬新建鄉。1951年9月屬觀音區三里鄉。1956年12月農業合作…[詳細] |
八景坡村 | ~209 | 村莊 | 1956年12月農業合作化時為觀音指導組大堰鄉春山高級農業合作社。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時為淯溪人民公社大堰管理區春山大隊。1981年5月地名普查…[詳細] |
龍井村 | ~210 | 村莊 | 清朝時期屬鴻橋總。民國二十四年(1935)屬洪爐鄉。民國三十四年(1945)屬國民黨觀音鄉。1951年9月為淯溪區靖海鄉。1956年12月合作化時為觀…[詳細] |
中山村 | ~211 | 村莊 | 農業合作化時,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命名此社為中山高級農業合作社。后沿用舊名命名為中山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光明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農業合作化時,取前途光明之意,命名為光明高級農業合作社。村名沿用社名,命名為光明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曹崗村 | ~213 | 村莊 | 明朝屬香爐總。清朝屬香爐總。民國二十四年(1935)屬鴻爐鄉。民國三十四年(1945)屬荊當縣東安鄉。1956年12月合作化時為淯溪指導組洪廟鄉雄風高…[詳細] |
洪錦村 | ~214 | 村莊 | 明天順年間此地建成洪錦寺。村以洪錦古寺為據,命名為洪錦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洪橋鋪村 | ~215 | 村莊 | 清朝時期屬鴻橋總。民國二十四年(1935)屬鴻爐鄉。民國三十四年(1945)屬荊當縣正義鄉。1951年9月為淯溪東安鄉。1956年12月合作化時為淯溪…[詳細] |
勝利村 | ~216 | 村莊 | 農業合作化時,取戰勝災害,奪取農業生產新勝利之意,命名勝利高級農業合作社,后沿用此名,命名為勝利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聯合村 | ~217 | 鎮鄉結合區 | 農業合作化時,根據全體社員應聯合一心的喻義,得名聯合高級農業合作社。后沿用原社名命名為聯合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綠林山村 | ~218 | 村莊 | 因村內有一座山,名綠林山,故以山名命名為綠林山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腳東村 | ~219 | 鎮鄉結合區 | 清朝時期屬腳東總。民國三十四年(1945)屬荊當縣漳東鄉。1951年9月為淯溪區清平鄉。1956年12月合作化時為淯溪指導組腳東鄉玉陽高級農業合作社。…[詳細] |
劉河村 | ~220 | 村莊 | 明朝時期此地屬胭脂總。清朝時期屬胭脂總。民國二十四年(1945)屬荊當縣漳河鄉。1951年9月為淯溪區清平鄉。1956年12月合作化時為淯溪指導組腳東…[詳細] |
勤豐村 | ~221 | 村莊 | 農業合作化時,此社社員通過勤奮勞動獲得了豐收,對社會主義制度充滿憧憬,取名為勤豐高級農業社,后此名沿用,命名為勤豐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林河村 | ~222 | 村莊 | 清朝時期屬胭脂總。民國二十四年(1935)屬三里鄉。民國三十四年(1945)屬荊當縣漳東鄉。1951年9月為淯溪區清平鄉。1956年12月合作化時為淯…[詳細] |
九沖村 | ~223 | 村莊 | 因村內有一條山沖,沖內有九條小沖,故名九沖。村以沖名命名為九沖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地名由來:
因轄區內有淯溪河河流。故命為名淯溪鎮。
基本介紹:
育溪鎮中心集鎮是當陽三大古鎮之一,自東晉遠公法師倡道,臨溪建寺,至今已有1600余年。由于地理位置與水陸交通條件優越,為當陽、遠安、荊門邊界及南漳等地農副特產品集散地,素有“小漢口”之稱。1987年9月撤區并鎮,2001年3月因鎮處機構體制改革,由原腳東鄉、育溪鎮、陳院鄉三鄉鎮合并而成。
育溪鎮位于當陽市東北部,地處荊山山脈以南,東與荊門市相鄰,南與河溶鎮相連,西與廟前鎮隔河相望,北與遠安、南漳交界。境內地貌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平原均有分布,全鎮位低緯度向中緯度過渡地區,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屬于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區內有多姿多彩的湖光山色,宏偉壯觀的水利建設工程,境內漳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淯溪鎮被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命名為湖北省美麗城鎮省級示范鄉鎮。
2021年2月,湖北省環境保護委員會命名淯溪鎮為2020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鄉鎮。
2019年1月,淯溪鎮入選為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歷史沿革:
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始稱淯溪鎮。
明、清時期為淯溪總。
1935年淯溪為第二區。
1946年為淯溪鎮公所。
1949年10月設立淯溪區。
1954年4月集鎮改為縣轄鎮。
1955年改為第七區。
1956年改為淯溪農村工作指導組。
1958年,成立淯溪人民公社。
1975年2月撤區并社,設立淯溪人民公社。
1987年9月撤區并鄉,設立淯溪鎮、腳東鄉。
2001年淯溪鎮、腳東鄉、陳垸鄉合并為淯溪鎮至今。
謝花橋大米糧食地域范圍根據謝花橋大米種植歷史、自然生態環境等因素,適合謝花橋大米生產的地域為淯溪鎮的洪橋鋪、洪錦、曹崗、腳東、綠林山、勤豐、勝利、聯合、中山、龍井、八景坡、春新、馬店、光明、九沖、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