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奓山街道所屬二姑堡、大奓山、烏石堡、花園咀等地屬玉山二里;老世陳、燈嶺屬湘陰一里;大東堡、小東堡、西土山等為山陽二里。
辛亥革命后,漢陽縣編為十八區,奓山設自治局。
1925年改為區保衛團,,經開區(奓山街道)行政區劃,蔡甸區經開區(奓山街道)地名資料">
地名:經開區(奓山街道) | 隸屬:蔡甸區 |
區劃代碼:420114002 | 代碼前6位:420114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鄂A |
聯系電話:0(027)69573049 | 郵政編碼:430100 |
轄區面積:約10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69萬人 |
人口密度:約527人/平方公里 | |
辦事處地址:武漢市蔡甸區九康大道79號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3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奓山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奓山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奓山新社區 | ~003 | 主城區 | 奓山新社區居民委員會設立于2014年,屬奓山街道。…[詳細] |
星光社區 | ~004 | 主城區 | 星光社區居民委員會設立于2014年,屬奓山街道。…[詳細] |
大東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大東社區居民委員會設立于2014年,屬奓山街道。…[詳細] |
大東村 | ~201 | 主城區 | 清末屬山陽二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1950年屬大東…[詳細] |
小東村 | ~202 | 主城區 | 清末屬山陽二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1950年屬小東…[詳細] |
紅焰村 | ~203 | 村莊 | 紅:此指其原身紅星大隊;焰:由“燕”演變而來,指燕子嘴居民點…[詳細] |
星光村 | ~204 | 主城區 | 武漢市蔡甸區奓山街星光村版圖面積2平方公里,296戶,1100余人,2011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7.6億元,上繳國家稅收2600萬元,村集體收入2400…[詳細] |
聯誼村 | ~205 | 城鄉結合區 | 以原大隊名稱沿襲而來,故名。清末屬山陽二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詳細] |
聯盟村 | ~206 | 城鄉結合區 | 清末屬山陽二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1950年屬郭灣…[詳細] |
丘林村 | ~207 | 村莊 | 清末屬懷澤一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1950年屬二東…[詳細] |
老世陳村 | ~208 | 村莊 | 老:于此地定居時間久遠;世陳:陳姓從其先輩人手中世代繼承之意…[詳細] |
螺絲崗村 | ~209 | 村莊 | 清末屬湘陰一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1950年屬檀北…[詳細] |
三紅村 | ~210 | 村莊 | 三紅:指由紅一、紅二、紅星3個高級農業社合并而成,以三個紅字取名的原三紅大隊名稱…[詳細] |
瑪瑙村 | ~210 | 城鄉結合區 | 瑪瑙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檀樹村 | ~211 | 村莊 | 清末屬懷澤一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1950年屬新民…[詳細] |
中原村 | ~212 | 村莊 | 中原:指原中原大隊,由此地相鄰的六個高級農業社合并而成,因大隊管理機構設置在所屬區域的中心位置得名…[詳細] |
長新村 | ~213 | 村莊 | 清末屬玉山二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1950年屬長新…[詳細] |
霞光村 | ~214 | 村莊 | 此指紅霞、光明兩個高級社合并后,兩個合作社名稱中各取一字,組合成的原霞光大隊名稱…[詳細] |
前鋒村 | ~215 | 村莊 | 清末屬玉山二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1950年屬灌林…[詳細] |
雙豐村 | ~216 | 村莊 | 雙豐:此指先鋒大隊和永豐大隊清末屬玉山二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詳細] |
奓山村 | ~217 | 城鄉結合區 | 以山名稱命名。奓山:所屬范圍內的一座山峰名稱…[詳細] |
叢林村 | ~218 | 村莊 | 叢林:指居民點孫家叢林清末屬懷澤一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詳細] |
新安堡村 | ~219 | 村莊 | 清末屬懷澤一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1950年屬新安…[詳細] |
瑠環村 | ~220 | 村莊 | 傳說,三國時期,東吳橫江將軍魯肅曾屯兵漢陽,途徑奓山時,看中此地山水,于是在此安營扎寨,因魯肅治軍嚴明,所屬軍隊對百姓秋毫無犯,并幫助當地民眾發展生產…[詳細] |
袁嶺村 | ~221 | 村莊 | 清末屬玉山二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1950年屬樊里…[詳細] |
群雁村 | ~222 | 村莊 | 清末屬玉山二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1950年屬樊里…[詳細] |
丁九村 | ~223 | 村莊 | 清末屬玉山二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1950年屬樊里…[詳細] |
一致村 | ~224 | 村莊 | 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化時,由六個高級農業社合并成一個大隊,取名一致大隊,寓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人多力量大,形成合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詳細] |
凡里村 | ~225 | 村莊 | 凡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羅家頭村 | ~237 | 村莊 | 清末屬玉山二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1950年屬新聯…[詳細] |
陳家嶺村 | ~238 | 村莊 | 清末屬山陽三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1950年屬新群…[詳細] |
祝家村 | ~239 | 村莊 | 清末屬玉山二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1950年屬新聯…[詳細] |
新生村 | ~240 | 村莊 | 清末屬山陽三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1950年屬新東…[詳細] |
三店村 | ~241 | 村莊 | 三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三羊村 | ~242 | 村莊 | 三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民生村 | ~243 | 村莊 | 清末屬山陽三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1950年分屬公…[詳細] |
興力村 | ~244 | 村莊 | 以建新、建立兩個大隊名稱中各取一字組合成“興力”加通名“村”字命名。…[詳細] |
新集村 | ~245 | 村莊 | 清末屬玉山二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1950年為第六…[詳細] |
友愛村 | ~246 | 村莊 | 清末屬玉山二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1950年為第十…[詳細] |
群建村 | ~247 | 村莊 | 清末屬山陽三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1950年為新集…[詳細] |
金牛村 | ~248 | 村莊 | 金牛:境內的金牛山清末屬山陽三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駐地奓山集而得名。
基本介紹:
蔡甸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經開區(奓山街道)聯系電話:0(027)69573049
文化旅游:
常灣井位于蔡甸區奓山街道辦事處毛灣村六組常灣,年代為明。圓形井口。內徑0.5米,深12米。青磚砌壁,青石板鑲面。傳為明代大將常遇春(十萬)所筑。
三羊墓群位于蔡甸區奓山街道辦事處三羊頭村二組李灣,年代為三國。曾清理兩座長方形磚室墓。出土有陶倉、灶、車、牛傭及青瓷碗、銅鏡等三國時期的文物。
魯肅點將臺遺址位于蔡甸區奓山街道辦事處瑠環村一組程涂灣北,年代為三國。臺長30米,寬20米,高3米,是一座人造土臺。傳為三國時期吳國魯肅點將閱兵之地。
張執一墓位于蔡甸區奓山街道辦事處群雁村一組楊灣,年代為1986年。陵園修建于1986年,直徑10米,院墻高1米。正中立有方柱碑,上刻“張執一同志永垂不朽”。碑座正面鑲嵌有大理石碑刻,內容為全
陳昌浩舊居位于蔡甸區奓山街道長新村一組代家莊6號,時代為清代。舊居建于1905年,坐西朝東,平面呈長方形,面闊三間10.7米,進深16.7米。有前廳、天井、大廳及左右廂房等主體結構,內部為木
歷史沿革:
清末,奓山街道所屬二姑堡、大奓山、烏石堡、花園咀等地屬玉山二里;老世陳、燈嶺屬湘陰一里;大東堡、小東堡、西土山等為山陽二里。
辛亥革命后,漢陽縣編為十八區,奓山設自治局。
1925年改為區保衛團,下設堡、甲。
1926年建鄉農會。
1927年重設區保衛團。
1928年設區公所。
抗日戰爭前夕屬漢陽縣第三區,設14堡,140甲。
抗日戰爭勝利后分屬奓山、新石、永長鄉所轄。
1949年5月,奓山解放,屬漢陽縣第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