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堯治河村 | 隸屬:馬橋鎮 |
區劃代碼:420626107221 | 代碼前6位:420626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F |
長途區號:0710 | 郵政編碼:441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傳說上古時代,堯舜曾在此治理河流,故而得名。以堯治河命名村委會名稱,故而得名堯治河村民委員會。
堯(約前2447—前2307年),姓伊祁,名放勛,古唐國(今山西臨汾堯都區)人 。中國上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堯為帝嚳之子,母為陳鋒氏。十三歲封于陶(山東菏澤市定陶區)。十五歲輔佐兄長帝摯,改封于唐地,號為陶唐氏。二十歲,堯代…… 堯詳細信息++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堯治河村被命名為2023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2023年1月,司法部、民政部命名堯治河村為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2021年9月,堯治河村被認定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2019年11月,生態環境部命名堯治河村為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堯治河村榜上有名。
2014年10月,農業部認定堯治河村為2014年中國最美休閑鄉村。
2009年1月,堯治河村上榜第二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基本介紹:
堯治河村地處房縣、神農架和保康三縣(區)交界處。全村兩個居民小區、163多戶、687多人。版圖面積33.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00畝。平均海拔1600多米,“山大梁子多,出門就爬坡”、“四月雪、八月霜”是這里自然環境的真實寫照。到1988年,全村仍然是“吃的供應糧,穿的爛衣裳,點的煤油燈,住的破草房”,人均糧食不足300斤,人平收入不足300元,既不通路,也不通電。從1988年起,村黨委一班人帶領全村群眾向惡劣的生存環境挑戰,憑著愚公移山的毅力,發揚“自力更生、團結奮斗、和諧創業、科學發展”的堯治河精神,劈山修路、炸石開礦、筑壩辦電、改田建園、興工辦廠。經過20多年的艱苦創業和快速發展,終于
歷史沿革:
西周時為庸地,春秋時屬楚轄;西漢置上粉縣轄;秦漢時期屬房陵縣所轄;魏晉置昌魏縣轄;唐武德元年至二年(618-619)設受陽縣,治駐受陽坪,隸屬遷州;唐武德二年至三年(619-620)設歸義縣,治駐金斗街,隸屬重州;明弘治十一年(1498)置保康縣,馬橋為宜陽里;明正德十六年(1521)屬馬橋鄉;清光緒年間馬橋屬西南鄉;民國初年(1912)馬橋屬西區;民國二十一年(1932)馬橋第四區;民國二十五年
周邊相關:
堯治河村附近有五道峽、堯治河旅游區、保康黃龍觀景區、紫薇林、湯池峽溫泉、野花谷等旅游景點,有保康高山藍莓、襄陽紅、保康綠茶、保康土蜂蜜、保康黑木耳、襄陽杜仲等特產,有沮水巫音、黑暗傳、襄陽火炮、老河口木版年畫、趕象等民俗文化。
區劃: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馬橋鎮·堯治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