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田廟鎮 | 隸屬:虞城縣 |
區劃代碼:411425113 | 代碼前6位:411425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豫N |
長途區號:0370 | 郵政編碼:476000 |
轄區面積:約4.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52萬人 |
人口密度:約765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關莊村 | ~201 | 鄉中心區 | 關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高莊村 | ~202 | 鄉中心區 | 清道光初年(1821),高氏自劉集高老家遷此定居,共遷來四門,分前后居住,此為后,取名后高莊。…[詳細] |
滕灣村 | ~203 | 村莊 | 滕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田廟村 | ~204 | 鄉中心區 | 明洪武三年(1370),田氏始祖從山西澤州高平集遷到河南大梁(今開封),明洪武四年(1371),又由開封分遷到此處定居,因此處有古廟,取名田廟。…[詳細] |
金郭村 | ~205 | 村莊 | 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金氏從山東黃崗北崔樓遷此建金莊。后郭氏從山東單縣西郭元遷此建郭莊。兩莊逐漸合并,取名金郭莊。…[詳細] |
孟樓村 | ~206 | 村莊 | 新孟樓是1956年陸續從堤南孟樓遷居于此,主要原因人住堤南,地在堤北,種收不方便,遷往堤北居住,故取名新孟樓。…[詳細] |
寓賢村 | ~207 | 村莊 | 古名“石門村”,相傳子路隨孔子游宋國時在此居住,故名。…[詳細] |
后劉村 | ~208 | 村莊 |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劉右端、劉怒可、劉右程三兄弟從山東單縣大壩林莊逃荒至此,分前后居住,在后稱后劉莊。…[詳細] |
石莊村 | ~209 | 村莊 | 清咸豐三年(1853),黃河改道,石氏從山東單縣石小洼遷居于此,取名石莊。…[詳細] |
崔莊村 | ~210 | 村莊 | 清咸豐年間(1858),黃河改道后,山東單縣鄧窯大地主崔姓在此買地,由崔彥賓,崔彥朋兄弟二人從山東遷來種地定居,取名崔莊。…[詳細] |
劉楊莊村 | ~211 | 村莊 |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劉升階自山東大壩林莊遷此,因買下楊家莊田居住,得名楊莊,1987年地名普查時更名為劉楊莊。…[詳細] |
楊余莊村 | ~212 | 村莊 | 清道光年間,齊、張、謝三姓先后逃亡于此,靠護堤養羊為生,取名羊莊,后人們多稱楊莊,后余姓遷入,得今名。…[詳細] |
大袁莊村 | ~213 | 村莊 | 大袁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據《田氏家譜》載:明永樂三年(1406年),田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稱“田莊”。后修家廟,更名“田家廟”,簡稱“田廟”。
基本介紹:
虞城縣田廟鎮位于虞城縣北部,距離縣政府駐地25公里,地處魯、豫兩省接合部,東與劉集鄉交界、南與利民鎮接壤、西鄰賈寨鎮、北與山東省菏澤市單縣黃崗鎮相連,鎮政府駐地面積4.6平方公里,鎮域總面積44.78平方公里,省道208貫穿全境。田廟鎮轄田廟、關莊等13個行政村,52個自然村,總人口3.52萬人,耕地總面積3.5萬畝。
近年來,田廟鎮充分發揮黃河故道生態資源優勢,以“抓旅游,十里故道十里景;抓產業,田廟田園田中園;抓生態,好水好綠好水果;抓教育,立德樹人育英才”四大舉措,以產業振興為抓手,以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為目標,著力打造集現代農業、文化旅游和美麗鄉村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帶動群眾致富
榮譽排行:
2023年9月,田廟鎮被確定為河南省第一批鄉村建設示范鄉鎮。
2023年7月,田廟鎮獲得2022年度河南省衛生鄉鎮榮譽稱號。
2021年9月,田廟鎮入選2021年河南省特色生態旅游示范鎮。
歷史沿革:
1948年屬陳集區。
1953年設田廟鄉,屬劉集區。
1955年并入劉集鄉。
1962年設田廟公社。
1965年并入劉集公社。
1977年復置田廟公社。
1983年改稱田廟鄉。
虞城酥梨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田廟鎮的特產。在中國1999昆明世博會中,虞國花木蘭牌酥梨獲得銅獎。田廟鄉土地肥沃,農業資源豐富。該鄉歷屆黨委、政府始終抓住林果生產不放松,努力創建林業生態鄉,林果主產酢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