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常村鎮 | 隸屬:葉縣 |
區劃代碼:410422107 | 代碼前6位:410422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豫D |
長途區號:0375 | 郵政編碼:467000 |
轄區面積:約17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19萬人 |
人口密度:約17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文莊村 | ~201 | 鎮中心區 | 文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文集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文集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月臺村 | ~203 | 村莊 | 月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栗林店村 | ~204 | 村莊 | 栗林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養鳳溝村 | ~205 | 村莊 | 養鳳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孤山村 | ~206 | 村莊 | 孤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府君廟村 | ~207 | 村莊 | 府君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石院墻村 | ~208 | 村莊 | 石院墻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毛洞村 | ~209 | 村莊 | 毛洞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和平嶺村 | ~210 | 村莊 | 和平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劉東華村 | ~211 | 村莊 | 劉東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瓦房莊村 | ~212 | 村莊 | 瓦房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常村村 | ~213 | 鎮鄉結合區 | 常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西柳樹王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西柳樹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下馬莊村 | ~215 | 村莊 | 下馬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暖泉村 | ~216 | 村莊 | 暖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艾小莊村 | ~217 | 鎮鄉結合區 | 艾小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李家莊村 | ~218 | 村莊 | 李家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金溝村 | ~219 | 村莊 | 金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金龍嘴村 | ~220 | 村莊 | 金龍嘴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婁莊村 | ~221 | 鎮鄉結合區 | 大婁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大毛莊村 | ~222 | 村莊 | 大毛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柴巴村 | ~223 | 村莊 | 柴巴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五間房村 | ~224 | 村莊 | 五間房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響堂村 | ~225 | 村莊 | 響堂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黃灣村 | ~226 | 村莊 | 黃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西劉莊村 | ~227 | 村莊 | 西劉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孤古嶺村 | ~228 | 村莊 | 孤古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葛河村 | ~229 | 村莊 | 葛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中馬村 | ~230 | 村莊 | 中馬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楊林莊村 | ~231 | 村莊 | 楊林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南馬莊村 | ~232 | 村莊 | 南馬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李九思村 | ~233 | 村莊 | 李九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馬頂山村 | ~234 | 村莊 | 馬頂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羅圈灣村 | ~235 | 村莊 | 羅圈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趙嶺村 | ~236 | 村莊 | 趙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尹灣村 | ~237 | 村莊 | 尹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明代,常姓于此建村,故名。
基本介紹:
常村鎮是一顆鑲嵌在“中國巖鹽之都——葉縣”西南部青山東麓璀璨明珠,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南,距縣城30公里,總面積178平方公里,轄37個行政村,5.4萬余人。為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全國重點鎮建設示范鎮、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鎮、省級革命老區鎮、省級衛生先進單位。
一、常村鎮歷史悠久,是人文薈萃的寶地
明初常姓來此建村,取名“常村”,因此而得名。這里民風醇厚,底蘊厚重。老青山東麓的“石門嘉遁”,是漢代大儒高鳳的隱居地,明代太常寺卿牛鳳的歸葬地;唐代高士元丹丘在此隱居煉丹,詩人李白來此游歷訪友。楚長城遺址蜿蜒迂回于老青山、歪頭山、一線天,戰國雄風宛然在目;上百處“巖畫天書”斑紋的點化靈動于山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常村鎮被認定為2022-2024年度河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書法)。
2022年4月,常村鎮入選2022年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
2014年7月,常村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文化旅游:
紅二十五軍長征(葉縣段)遺跡位于葉縣保安鎮、常村鎮、夏李鎮,年代為1934。2023年2月,被公布為平頂山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牛鳳墓及碑刻位于葉縣常村鎮響堂村,年代為明。2023年2月,被公布為平頂山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李清楊陶窯遺址位于葉縣常村鎮李清楊村,年代為清。2023年2月,被公布為平頂山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葉縣黃灣遺址位于葉縣常村鎮黃灣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2023年2月,被公布為平頂山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龍王山摩崖題記位于葉縣常村鎮店劉村,年代為清。2023年2月,被公布為平頂山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明、清屬葉縣。
1924年稱舊縣北區常村。
1944年稱常村鎮。
1950年稱葉縣三區。
1954年成立常村中原社。
1956年改為常村中心鄉。
1958年改為常村管理區,屬夏李公社。
1965年析設常村公社,屬葉縣。
1984年改設常村鄉。
2011年改置常村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