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榆林鄉 | 隸屬:延津縣 |
區劃代碼:410726207 | 代碼前6位:410726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豫G |
長途區號:0373 | 郵政編碼:453000 |
轄區面積:約68.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萬人 |
人口密度:約43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榆林村 | ~201 | 鄉中心區 | 榆林村婁姓居多,漢族。明朝,民在此榆樹林地建村,名榆林。鄰老任莊、小譚鄉小里村、榆林鄉。2014年以前部分村民遷榆林社區。有通郭村排河,耕地7200畝…[詳細] |
夾堤村 | ~202 | 村莊 | 夾堤村有張、楊、潘、王等姓,漢族。明洪武建村,以村南北為故黃河堤名夾堤。鄰萬全莊、榆林、西王莊、王村。有榆林排河,耕地7830畝。主產小麥、玉米,特產…[詳細] |
王村村 | ~203 | 村莊 | 王村村有田、婁、李、崔等姓,漢族。明初,王姓由山西澤州遷此名王村。臨東婁莊、夾堤、西王莊、棗園。有南分干渠,耕地3000畝。主產小麥、玉米,特產花生、…[詳細] |
東婁莊村 | ~204 | 村莊 | 東婁莊村有婁、雷、崔、孟等姓,漢族。明初,婁王兩姓由山西澤州遷此名婁王莊,后部分婁姓西遷4千米,名婁家莊。清初分別易為東婁家莊、西婁家莊,后簡為今名。…[詳細] |
官亭村 | ~205 | 村莊 | 有李、劉、袁等姓,漢族。明初山西澤州民遷此名大王莊,清乾隆年間縣官在此兩縣接壤處建“官亭”為迎送官員時稍憩之地,后以此易村名為接官亭,清末簡為今名。臨…[詳細] |
蘆廠村 | ~206 | 村莊 | 蘆廠村面積4平方千米。居民350戶1530人,有盧、張、周等姓,漢族。明朝盧姓自奡(ào)村遷此護林、開荒耕種、開飯店、刮土熬鹽成村,名盧家廠,清末簡…[詳細] |
棗園村 | ~207 | 村莊 | 棗園村有張、于、婁等姓,漢族。初以此地遍地棗樹而居,名棗園。傳說戰國時衛國人、軍事家吳起座沙門年間,渡黃河南下,經此棗園村。臨大油坊、王村、新鄉縣后辛…[詳細] |
大韓莊村 | ~208 | 村莊 | 大韓莊村有李、韓、張、劉等姓,漢族。明初韓張兩姓由山西移此名韓張河,清初韓姓為避沙及水患遷西南高崗,更名韓家莊,清末易名大韓莊。鄰小韓莊、棗園、張河、…[詳細] |
小韓莊村 | ~209 | 村莊 | 小韓莊村有李、史、趙等姓,漢族。清乾隆,小店鎮墳臺李田府舉家,并其表親汲縣史洼村史姓遷韓張河村東黃河故堤開荒種地;嘉慶在清末,韓家莊李啟春、李寶善兄弟…[詳細] |
西婁莊村 | ~216 | 村莊 | 西婁莊村居民600戶2400人,有婁、張等姓,漢族。明初婁姓由山西遷居東婁莊附近,名西婁家莊,清末更名西婁莊。鄰大韓莊、西王莊、新鄉縣王連屯、張河。有…[詳細] |
石河村 | ~216 | 村莊 | 石河村面積3平方千米。居民420戶1690人,有許、李、史、劉等姓,漢族。明初,山西移民石姓遷此定居,初名石家河,清末簡為今名。臨石堤、新豐堤、袁河、…[詳細] |
王莊村 | ~217 | 村莊 | 王莊村居民60戶200人,有李、侯等姓,漢族。明朝王姓遷此成村名王莊。臨周莊、東里七村、李莊、固頭。有祥符朱四干渠,耕地360畝。主產小麥、玉米等。收…[詳細] |
王廠村 | ~220 | 村莊 | 王廠村居民150戶800人,有李、王等姓,漢族。明正德,此為原武、陽武兩縣至衛輝府交通要道。初有王姓自奡村遷此,以護林、耕種、開飯店、刮土熬鹽成村,名…[詳細] |
袁河村 | ~221 | 村莊 | 袁河村面積3平方千米。居民270戶1200人,有袁、范等姓,漢族。明初,袁姓由山西澤州遷此名袁家河,清末簡為今名。臨石河、新豐堤、王廠、新鄉縣小古固寨…[詳細] |
奡村村 | ~222 | 村莊 | 奡村村居民240戶1050人,有袁、王、馮等姓,漢族。奡(ào上古人名。力大,能陸地行舟)夏代寒浞(zhuó)之子,后人在奡姓衙門遺址旁建村名奡村。臨…[詳細] |
新豐堤村 | ~223 | 村莊 | 新豐堤村有李、袁、王、張等姓,漢族。明洪武,民依黃河故堤而居,為免遭水患,以石加固河堤,保連年豐收,故名新豐堤。臨羅莊、奡村、秦莊、袁河。有文巖三支渠…[詳細] |
安樂莊村 | ~226 | 村莊 | 安樂莊村面積4平方千米。居民210戶950人,有王、蘭、李、原等姓,漢族。明萬歷民為避水患在此高地定居,以求安居康樂之意名安樂莊。臨徐莊、常莊、羅莊、…[詳細] |
東古墻村 | ~227 | 村莊 | 東古墻村面積2平方千米,有裴、趙、陳等姓,漢族。清同治,此有古城土墻遺址(俗稱鬼打城),民居其周,以方位名古墻,該村名東古墻。臨閆大吳、原陽縣土山、西…[詳細] |
西古墻村 | ~228 | 村莊 | 西古墻村居民130戶630人,有周、姚、王、靳、張等姓,漢族。清同治,此有古城土墻遺址(俗稱鬼打城),民居其周,以方位名古墻,該村名西古墻。臨甜水井、…[詳細] |
南古墻村 | ~229 | 村莊 | 南古墻村有李、楊、秦等姓,漢族。清朝建村,取村名南古墻。臨東古墻、原陽縣土山、原陽縣馬莊、西古墻。1949年屬夾堤鎮;1958年屬夾堤人民公社,195…[詳細] |
徐莊村 | ~230 | 村莊 | 徐莊村居民80戶270人,有徐、周等姓,漢族。清咸豐,延津縣城徐姓遷此墾荒成村,名徐莊。臨西古墻、原陽縣馬莊、安樂莊、高莊。有文巖渠,耕地1410畝。…[詳細] |
羅莊村 | ~231 | 村莊 | 羅莊村面積1平方千米。居民60戶220人,有別、殷、石等姓,漢族。1911年羅姓從四川遷此墾荒造林,初名十八里荒,后習稱羅家荒,1949年后更為今名![詳細] |
西吐村 | ~233 | 村莊 | 西吐村居民330戶1520人,有耿、王、趙、劉等姓,漢族。周文王從朝歌逃經此地,吐兔兩只,一奔東,一走西,后成村以此名東、西吐村。1966年“文化革命…[詳細] |
小里村 | ~235 | 村莊 | 小里村居民90戶400人,有于、邊、趙等姓,漢族。清朝該村為原武縣延州鎮轄,因距延州不足十里,故稱小里村。臨西吐村、徐莊、新堤、榆林。有文巖三支渠,耕…[詳細] |
高莊村 | ~236 | 村莊 | 高莊村面積2平方千米。居民120戶480人,有周、陳、馬、張等姓,漢族。明初,高姓自山西澤州遷此名高莊。臨東吐村、原陽縣馬莊、羅莊、小李村。有大沙河,…[詳細] |
新堤村 | ~237 | 村莊 | 新堤村有李、杜、霍等姓,漢族。明朝建村,因在黃河南岸故堤,名辛堤。臨小里村、羅莊、石堤、小榆林。有榆林排河,耕地1950畝。主產小麥、玉米等。收入以務…[詳細] |
石堤村 | ~238 | 村莊 | 石堤村面積3平方千米。居民300戶1300人,有陳、耿、王等姓,漢族。明朝,民建村于此,因東北有石頭堤,名石堤村。臨新堤、羅莊村、石河、官亭。有文巖三…[詳細] |
地名由來:
明代建村,此地榆樹成林,故名榆林。
基本介紹:
榆林鄉位于延津縣西部,西鄰新鄉縣古固寨。新長公路、新長北線(在建)和新荷鐵路等交通干線在此經過,區位優勢非常明顯,交通方便,是延津西部的窗口。轄21個行政村,24個自然村,134個村民小組,6278戶,總人口25909人,總面積68.4平方公里,耕地3.8萬畝。2001年工農業總產值達1.105億元,其中鄉四級工業企業總產值6850萬元,鄉預算內財政收入159萬元,全鄉農民總收入2019萬元,多次被評為縣先進黨委、政府目標管理先進單位、綜合治理先進鄉鎮。
榆林鄉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2001年聘請省豫建設計院規劃所的專家對鄉駐地、鄉域及工貿小區進行了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規劃。目前,鄉政
榮譽排行:
2023年9月,榆林鄉被確定為2023年度河南省”平安農機”示范鄉(鎮)。
歷史沿革: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分屬竹村保、石村保。
1925年屬延津縣三區。
1932年屬一區。
1945年屬夾堤鎮。
1949年屬六區。
1955年分屬夾堤鄉、榆林鄉。
1958年成立夾堤公社。
1959年改稱榆林公社。
1983年改設榆林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