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前劉關村 | 隸屬:清河頭鄉 |
區劃代碼:410928202210 | 代碼前6位:410928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J |
長途區號:0393 | 郵政編碼:457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人口數量:約1423人 |
地名由來:
宋時,村民劉貫發現潴龍河北岸決口,堵水通宵,累死岸邊。為紀念他,改村名為劉貫寨。后部分村民南遷建村。根據方位,稱前劉貫寨。
基本介紹:
一、基本情況
前劉貫寨村共13個村民小組,317戶,1423人,1234畝耕地。村“兩委”7人,58名黨員;脫貧戶14戶38人,1戶監測戶(突出嚴重困難戶)1戶2人;低保戶23戶38人;五保戶4戶4人;殘疾人23人。
一組2戶(張乾民、蘇月紅),二組2戶(張才軍、何俊濤),三組1戶(張乾興),四組1戶(張可訓),五組1戶(熊梅),六組1戶(張彥軍),八組(劉社菊),九組1戶(張可榮)十組1戶(吳桂英),十一組1戶(焦社喜),十二組2戶(肖鳳利、孔秀艮)。
幫扶單位縣文明辦,駐村第一書記許瑞平,村支部書記何為強,責任組長清河頭鄉政府管世雙。
二、經濟狀況
隨著市、縣
歷史沿革:
1949年,為濮陽縣二區前劉貫寨村。
1956年撤區并鄉,為濮陽縣清河頭鄉前劉貫寨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為清河頭人民公社前劉貫寨大隊。
1984年成立濮陽市郊區,為濮陽市郊區清河頭公社前劉貫寨大隊。
同年撤社建鄉,為濮陽市郊區清河頭鄉前劉貫寨村民委員會。
1985年撤郊區為市區,農村體制改革,為濮陽市清河頭鄉前劉貫寨村民委員會。
1987年撤銷濮陽市郊區,恢復濮陽縣,為濮陽縣清河頭鄉前劉貫寨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前劉關村附近有濮水小鎮、張揮公園、濮陽城隍廟、瑕丘古跡、濮陽耶穌教堂、華美中學等旅游景點,有桃園建民耗辣椒、中原優質小麥、濮陽糟魚、濮陽花生、牛肉耗辣椒、濮陽筒子麻花等特產,有大平調、河南曲劇、大平調、濮陽東北莊雜技、南樂目連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