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村村 | 隸屬:柳屯鎮 |
區劃代碼:410928101231 | 代碼前6位:410928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J |
長途區號:0393 | 郵政編碼:457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人口數量:約700人 |
地名由來:
據高氏家譜記載:“高氏先祖,蒙元時期是勛臣世家。四世祖鎮浙總戎,先后在樞密院掌兵甲,鎮守京城,深得元朝廷倚重。元末,義軍紛起,先祖受命于危難之間,坐鎮江浙,外平叛軍、內勵百官,調兵遣將,運籌帷幄,撲滅紅逆。以軍功著于朝廷,封贈三代,在住所西北堪輿為祖塋,官賜葬儀”。“又官賜草地牧場,遣子孫經營,南二十里有南高莊(今文留鎮高莊),北二十里有北高莊(今岳村鄉高莊),東有高劉莊,西二十里有河南坡(今清河頭鄉陳莊、河南坡)。”明初,朱元璋兵分三路出擊元廷,元順帝北遁,五世祖恐被明軍報復,遂掛冠韜隱,推祖塋翁仲、掩墓碑,遣子孫分散居住。后人皆以農耕為主,不敢聞達于廟堂。先祖居住地遂更名為虎變村,寓意這里曾是一封疆大吏隱藏之地。明洪武后期,韓氏從山西遷來西鄰而居。為有區別,因高氏居地在村東遂叫東虎變村,韓氏在村西居住遂叫西虎變村(今韓村),清中后期,因東虎變村居民全是高姓后人,遂改為高家村,今簡稱高村。
基本介紹:
高村位于濮陽縣城東偏北五十華里處。東與柳屯鎮政府所在地柳屯毗連,南依巍巍金堤,西與韓村相鄰,北與七娘寨村相望,濮范公路自西而東穿村而過。
高村居民全是高姓后裔。登記民族為漢族,全村160戶,700人,耕地480畝。
建國初期,高村水利條件較差,糧食產量低,群眾連基本溫飽都難以解決。70年代柳屯公社大搞農田水利建設,先后修建引金堤河水到農場水渠,配備大型水泵,解決農田灌溉,糧食產量迅速提高,使群眾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家庭聯產承包生產責任制的實施,極大的調動群眾的生產積極性,生產力得到解放,經濟發展迅速。特別是近十幾年,發展多種經濟,群眾快速脫貧致富。村里先后籌集
歷史沿革:
1949年,為濮陽縣三區高村。
1956年撤區并鄉,為濮陽縣柳屯鄉高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改大隊,為柳屯人民公社高村大隊。
1984年成立濮陽市郊區,為濮陽市郊區柳屯人民公社高村大隊。
同年撤社建鄉,為濮陽市郊區柳屯鄉高村村民委員會。
1986年撤鄉建鎮,為濮陽市郊區柳屯鎮高村村民委員會。
1987年撤銷濮陽市郊區,恢復濮陽縣,為濮陽縣柳屯鎮高村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高村村附近有濮水小鎮、張揮公園、濮陽城隍廟、瑕丘古跡、濮陽耶穌教堂、華美中學等旅游景點,有桃園建民耗辣椒、中原優質小麥、濮陽糟魚、濮陽花生、牛肉耗辣椒、濮陽筒子麻花等特產,有大平調、河南曲劇、大平調、濮陽東北莊雜技、南樂目連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