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劉呂邱村 | 隸屬:海通鄉 |
區劃代碼:410928212210 | 代碼前6位:410928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J |
長途區號:0393 | 郵政編碼:457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面積:約0.9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此地原名呂邱,是戰同時最著名的商人、政治家呂不韋的故鄉,呂氏居于高地之上,故名呂丘。明初,劉姓始祖自山西洪洞遷到大名府開州城南呂丘定居,取村名劉呂丘。清雍正年間,為避孔子名諱,雍正皇帝下令將“丘”改寫為“邱”。因此,演變成“劉呂邱”。
基本介紹:
海通鄉劉呂邱村位于濮陽縣南30公里,海通鄉政府東南3公里處。東1.5公里與渠村鄉孟居村相鄰,南3公里與渠村鄉安丘村接壤,西緊鄰濮陽至渠村的公路與濮清南水渠。
據傳言:劉氏先人諱忠德王老孺人,明朝初期自山西洪洞遷來時,卜居在一塊高地之上。此高地名曰呂邱,是上古時呂不韋家的遺址,后叫成村名,明朝時呂家之后這片高地是一繁華大集市,方圓很遠的百姓來此銷售土棉布,山西小傮白布客商來此返買后,沙堌堆董尚書(明朝尚書)建設府邸為購物方便,把集挪走,店房隨之遷去所以有沙古堆堆集呂邱店之稱,延之清末,當時西邊為西呂邱(甘呂邱),劉呂邱在東稱東呂邱,歲月滄桑,人口增多,以姓氏在前,叫劉呂邱。
劉呂邱總
榮譽排行:
2023年9月,劉呂邱村被確定為河南省第一批鄉村建設示范村。
2021年1月,河南省愛衛會命名劉呂邱村為2020年度河南省衛生村。
歷史沿革:
1949年,為濮陽縣十三區劉呂邱村。
1956年撤區并鄉,為濮陽縣海通鄉劉呂邱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改大隊,為海通人民公社劉呂邱大隊。
1984年撤社建鄉,農村體制改革,為海通鄉劉呂邱村民委員會。
1987年撤銷海通鄉,建兩門鎮,為兩門鎮劉呂邱村民委員會。
1989年又分設海通鄉,為海通鄉劉呂邱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劉呂邱村附近有濮水小鎮、張揮公園、濮陽城隍廟、瑕丘古跡、濮陽耶穌教堂、華美中學等旅游景點,有桃園建民耗辣椒、中原優質小麥、濮陽糟魚、濮陽花生、牛肉耗辣椒、濮陽筒子麻花等特產,有大平調、河南曲劇、大平調、濮陽東北莊雜技、南樂目連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