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鄧莊街道 | 隸屬:東城區 |
區劃代碼:411003003 | 代碼前6位:411003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豫K |
長途區號:0374 | 郵政編碼:461000 |
轄區面積:約58.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2萬人 |
人口密度:約89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2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鄧莊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傳,明初,鄧姓自山西洪洞遷此建村,故名。…[詳細] |
于莊社區 | ~002 | 村莊 | 因于姓族大人多,且多居于姓,故名。明、清及民國初期屬樂許保。1941年屬樂許鄉。1949年屬尚集區。1951年屬祖師區。1958年置于莊大隊,歸于莊公…[詳細] |
張灣社區 | ~003 | 村莊 | 傳,張姓清康熙年間,在溪水河彎曲處建村,故名。…[詳細] |
田莊社區 | ~004 | 城鄉結合區 | 明代,田姓由鄢陵縣大田莊析出一支遷此建村,故名。…[詳細] |
崗王社區 | ~005 | 城鄉結合區 | 傳,明代王姓從山西洪洞先遷南陽某地再遷此,在西北、東南走向的土崗南側洼地建村,時稱“崗洼”,后演為今名。…[詳細] |
長村社區 | ~006 | 城鄉結合區 | 小洪河和小馬莊構成三角地帶,因村呈條帶狀,故名。…[詳細] |
前王門社區 | ~007 | 村莊 | 王姓在明洪武年間和小王寨“王”姓同由山西太原府洪洞縣遷入鹿邑,名曰虎頭王,后析一支,兄弟兩人又遷此建村,為別北面王門,稱前王門。…[詳細] |
塔東社區 | ~008 | 村莊 | 在村中一條河轉彎處建有七級磚塔,因該村建于塔的東邊,故名。…[詳細] |
塔南社區 | ~009 | 村莊 | 在村中一條河轉彎處建有七級磚塔,因該村建于塔的南邊,故名。…[詳細] |
塔北社區 | ~010 | 村莊 | 在村中一條河轉彎處建有七級磚塔,因該村建于塔的北邊,故名。…[詳細] |
梁莊社區 | ~011 | 村莊 | 梁莊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空港新城社區 | ~012 | 鎮鄉結合區 | 空港新城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地名由來:
明朝初年,據傳鄧氏一族由山西省洪洞縣遷徙至此地,建立村莊,并因此得名鄧莊。
基本介紹:
鄧莊鄉位于許昌縣東部,毗臨市區,是許昌市的“東大門”,境內311國道橫穿東西,京珠高速公路縱貫南北,交通十分便利。全鄉轄30個行政村,48個自然村,206個村民小組,面積58.3平方公里,人口5.1401萬,耕地面積5.581萬畝。
鄧莊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舉-理論偉大旗幟,努力實踐“-”重要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緊緊圍繞建設“三區一帶”(鄧莊食品工業園區、前往門工貿小區、蔣店木材收購加工聚集區,三塔—韓村經濟帶),鞏固農業,提升工業,優化環境,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各項事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實現了跨越式、超常規發展。
2005年,全鄉完成國內生產總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