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紅林村 | 隸屬:翟坡鎮 |
區劃代碼:410721101208 | 代碼前6位:410721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G |
長途區號:0373 | 郵政編碼:45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原名野虎林。1958年人民公社時,村辦托兒所為全國先進單位,寓意紅色接班人,培養人才的地方,更名紅林。
基本介紹:
紅林在新鄉市區中心西南9.5公里,翟坡鄉人民政府駐地北2公里,西孟姜女河北側。413戶,1858人,漢族。耕地2798畝,機井25眼,部分為引黃自流灌溉。
唐代,此處古堤頂有人居住。明初,李氏從-縣遷此,名辛莊村。后因“瘟疫流行,死亡人多,北移半里,居古黃、沁河堤頂,改名東圪擋”。 (村中街關帝廟碑載)。清康熙二年(1663年)村內進士李三光以村東土崗像臥虎形,崗上林木密茂能藏虎之意,又改名野虎林。1958年人民公社時,村辦托兒所為全國先進單位,改成今名。
清乾隆七年(1742年)屬西路十三都。宣統元年(1909年)屬三西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里仁鄉。1
歷史沿革:
清乾隆七年(1742)屬西路十三都。
清宣統元年(1909)屬三西區。
1945年屬里仁鄉。
1948年屬三區。
1955年稱野虎林村,屬大召營中心鄉。
1958年更名為紅林大隊,屬大召營人民公社。
1976年屬翟坡人民公社。
1983年更名為紅林村民委員會,屬翟坡鄉。
1994年屬翟坡鎮。
周邊相關:
紅林村附近有京華園、劉莊景區、龍泉苑景區、西明寺造像碑、合河泰山廟、張故城遺址等旅游景點,有新鄉燒雞、龍泉黃金梨、太行裘皮羊、特級金小米、蒸菜、糊涂面條等特產,有相思樹的傳說、中州大鼓、姜太公的傳說、通郭村開明大鼓、石婆的傳說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