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李橋回族鎮 | 隸屬:新蔡縣 |
區劃代碼:411729108 | 代碼前6位:411729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豫Q |
長途區號:0396 | 郵政編碼:463000 |
轄區面積:約40.8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萬人 |
人口密度:約48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李橋村 | ~200 | 鎮中心區 | 明代,商賈李莊在村東大港建橋,得名李莊橋,后簡稱李橋。…[詳細] |
石莊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因石姓在此建村,故名。1949年屬新蔡縣二區(李橋)。1951年屬新蔡縣三區(磚店)。1956年3月屬磚店中心鄉。1958年8月成立石莊生產大隊,屬磚…[詳細] |
常老莊村 | ~202 | 村莊 | 因常姓在此建村,歷史悠久,故名。1949年屬新蔡縣二區(李橋)。1951年屬新蔡縣三區(磚店)。1956年3月屬磚店中心鄉。1958年8月成立常老莊生…[詳細] |
大李莊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清順治年間,李姓由李樓析出建村,村莊較大,故名。…[詳細] |
獅子口村 | ~204 | 村莊 | 據明初發生洪澇災害,河水暴漲,居住在河岸邊王灣渡(后寨)的民眾聽到河里有人喊救命聲,發現河里有一對石獅子和一尊銅像漂向埠口。后來人們在王渡灣建一個小廟…[詳細] |
周莊村 | ~205 | 村莊 | 明崇禎年間,周姓建村,故名。1928年屬新蔡韓集區。1941年屬李橋鎮。1948年屬新蔡縣二區(李橋)。1958年屬李橋中心鄉。1958年8月成立周莊…[詳細] |
夏莊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清道光年間,夏姓建村,故名。1928年屬新蔡韓集區。1941年屬李橋鎮。1948年屬新蔡縣二區(李橋)所在地。1958年屬李橋中心鄉。1958年8月成…[詳細] |
大郭莊村 | ~207 | 村莊 | 明崇禎年間,郭姓建村,村莊較大,故名。1958年8月成立大郭莊生產大隊,屬紅光人民公社。1960年屬李橋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大郭莊村民委員會,屬李…[詳細] |
葛陵村 | ~208 | 村莊 | 古代葛天部落在此建立城邑,其后裔葛天氏,后減字為葛氏,又有楚貴族葬此,時稱葛陵,故名。…[詳細] |
常灣村 | ~209 | 村莊 | 元代,常姓由常老莊析出建村,位于河灣處,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明末李姓商賈在村東修橋,稱李莊橋,后簡稱李橋。
基本介紹:
李橋回族鎮位于新蔡縣西北部,地處北緯32o18’--33o35’、東經113o10’--115o12’,東與孫召鎮接壤,南與磚店鎮交界,西與黃樓鄉、平輿縣雙廟鄉隔河相望,北和彌陀寺鄉毗鄰,呈狹長條帶狀,全鎮總面積41平方公里,耕地3.3萬畝,下轄10個村委,60個自然村,117個村民組,總人口30275人,其中回族人口6200人,是河南省21個少數民族鄉鎮之一。
李橋回族鎮距新蔡縣城18公里,新陽、大廣高速在鎮境內交叉穿過,省級二級公路黃(樓)化(莊)路橫貫東西,南有磚(店)李(橋)公路與駐(馬店)新(蔡)公路相接,東有孫(召)李(橋)公路與106國道直達新蔡縣城,交通條件十分使利。
榮譽排行:
2022年11月,李橋回族鎮被確定為駐馬店市特色鄉鎮(民族特色型、現代農業型)。
歷史沿革:
清設李莊橋約。
1928年屬新蔡韓集區。
1931年屬新蔡縣第四區(西區)。
1941年置李橋鎮。
1948年屬新蔡縣二區(李橋)。
1956年改置李橋中心鄉。
1958年改置李橋鄉,同年8月成立紅光人民公社。
1960年改稱李橋人民公社。
1983年更名為李橋鄉。
1985年改設李橋回族鄉。
1987年設李橋回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