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韓道口鎮 | 隸屬:夏邑縣 |
區劃代碼:411426107 | 代碼前6位:411426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豫N |
長途區號:0370 | 郵政編碼:476000 |
轄區面積:約7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2萬人 |
人口密度:約45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洪佛寺村 | ~201 | 村莊 | 明代,魏氏先祖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因蓋有洪佛寺,故而得名。…[詳細] |
前班口村 | ~202 | 村莊 | 清代,班氏先祖班三公由班集遷此建村,因北面有中班口、后班口,故名前班口。…[詳細] |
崔樓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清順治年間,武舉崔有丁自夏邑遛馬至此,見地勢不錯,遂遷此居住,后因建樓成村,得今名。…[詳細] |
黑李莊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明代,黑、李二姓先祖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得名黑李莊。…[詳細] |
胡劉莊村 | ~205 | 村莊 | 明永樂年間,劉氏先祖與胡氏先祖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稱西胡莊和劉莊。…[詳細] |
陳堂村 | ~206 | 村莊 | 清順治年間,陳氏先祖從歸德府遷此定居,因建一廟宇陳堂廟,故得今名陳堂。…[詳細] |
張范莊村 | ~207 | 村莊 | 清代,張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故名張莊,后范氏遷入定居,改名張范莊。…[詳細] |
仲樓村 | ~208 | 村莊 | 明萬歷年間,仲氏先祖由山東巨野遷此建村,并蓋樓,故名仲樓。…[詳細] |
范樓村 | ~209 | 村莊 | 清康熙年間,范氏先祖范昭陶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因建有樓房,故得名范樓。…[詳細] |
張八樓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明洪武年間,張氏先祖遷此建村,后村人蓋土樓八口,故名張八樓。…[詳細] |
韓北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因位于韓道口鎮區北部,故命名為韓北村。1927年屬第二區。1957年屬火店區。1959年屬孔莊人民公社,名為韓鎮北生產大隊。1975年屬韓鎮人民公社。…[詳細] |
韓西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因位于韓道口鎮區西部,故命名為韓西村。1927年屬第二區。1957年屬火店區。1959年屬孔莊人民公社,名為韓西生產大隊。1975年屬韓鎮人民公社。1…[詳細] |
韓南村 | ~213 | 鎮中心區 | 因位于韓道口鎮區南部,故命名為韓南村。1927年屬第二區。1957年屬火店區。1959年屬孔莊人民公社,名為韓南生產大隊。1975年屬韓鎮人民公社。1…[詳細] |
韓東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因位于韓道口鎮區東部,故命名為韓東。1927年屬第二區。1957年屬火店區。1959年屬孔莊人民公社,名為韓東生產大隊。1975年屬韓鎮人民公社。19…[詳細] |
韓東北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因位于韓道口鎮區東北部,故命名韓東北。1927年屬第二區。1957年屬火店區。1959年屬孔莊人民公社,名為韓東北生產大隊。1975年屬韓鎮人民公社。…[詳細] |
穆樓村 | ~216 | 鎮鄉結合區 | 明代,回民穆氏三兄弟自穆家臺子遷此建村,稱穆樓。…[詳細] |
韓莊村 | ~217 | 鎮鄉結合區 | 清順治年間,韓氏先祖韓禮之孫由韓道口遷此定居,名前韓莊,后更名為韓莊。…[詳細] |
前顧廠村 | ~218 | 村莊 | 明萬歷六年(1578),顧俚攜祖母錢太夫人來此建村。因建鵝鴨廠,且此村在后顧廠、西顧廠之南,故得名前顧廠。…[詳細] |
后顧廠村 | ~219 | 村莊 | 明萬歷六年(1578),因先后建飼養鵝鴨廠三處,因南有前顧廠,故得名后顧廠。…[詳細] |
西顧廠村 | ~220 | 村莊 | 明萬歷六年(1578),顧俚攜祖母錢太夫人來此定居,顧氏先祖顧俚建鵝鴨廠,因此村民稱為顧廠,因居前、后顧廠之西,故名西顧廠。…[詳細] |
潘馬樓村 | ~221 | 村莊 | 明代建村,原名馬樓。潘氏先祖來此經商,買馬姓之地定居于此,后馬姓遷走,故改名。…[詳細] |
邱閣村 | ~222 | 鎮鄉結合區 | 明成化年間,邱閣原名齊閣,邱氏遷此定居,后齊氏遷走,遂改名邱閣。…[詳細] |
大劉莊村 | ~223 | 村莊 | 明代,劉氏先祖中位公自江西吉水縣遷此建村,因村東南角有小劉莊,故名大劉莊。…[詳細] |
胡屯村 | ~224 | 村莊 | 清康熙年間,胡氏先祖存善遷此居住,因是賜予的土地,又屯糧,故得名胡屯。…[詳細] |
老莊村 | ~225 | 村莊 | 明永樂年間,胡氏先祖由徐州關土街遷此建村,起名胡屯,后改名老莊。…[詳細] |
后羅寨村 | ~226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羅氏先祖信、祥二公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名為羅村,后因南有前羅寨,故名后羅寨。…[詳細] |
前羅寨村 | ~227 | 村莊 | 明代,吳氏先祖遷此建莊蓋門樓,稱吳門樓。又因筑寨改吳家寨,后羅經緯買吳氏之地遷此,吳姓遷走,改名前羅寨。…[詳細] |
洪花園村 | ~228 | 村莊 | 明嘉靖年間,洪氏先祖洪金公從洪路口遷居于此,因種有各種花卉,得今名洪花園。…[詳細] |
毛莊村 | ~229 | 村莊 | 清代,劉氏先祖在此建村,因地勢高,取名高莊,又因村民以種菜為主,又叫劉菜園。清乾隆年間毛大士改名毛莊。…[詳細] |
盧楊莊村 | ~230 | 村莊 | 因區域內左邊村莊為蘆莊、右邊村莊為楊莊,取名盧楊莊。…[詳細] |
胡門樓村 | ~231 | 鎮鄉結合區 | 唐貞觀年間,胡氏先祖在此建樓,因蓋有門樓而得名胡門樓。…[詳細] |
地名由來:
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駐兵于此,故而得名。
韓世忠(1089—1151),字良臣,延安(一說綏德)人,南宋名將。 18歲時應募為本州敢勇鄉兵。崇寧四年(1105),延州鄉兵奉調為黨萬部屬,參與進攻西夏銀州(今陜西米脂西北),后從黨萬戰于嵩平嶺,以功補一資。后又從劉延慶征戰…… 韓世忠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韓道口鎮地處豫東邊陲,距夏邑縣城東北23公里,豫、皖兩省,永城、夏邑、碭山三縣(市)交界處,具有特別的區位優勢,總面積71平方公里,轄31個行政村,103個自然村,4.7萬人,是1995年省批準的特區鄉鎮。
1996年鄉黨委政府在全縣率先提出“工業立鄉,以工促農”的口號,把全鄉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發展鄉鎮企業上來。
幾年來,全鄉上下弘揚“自強不息、銳意進取、團結奮斗、拼搏爭先”的韓道口精神,實施“雙盯四動”(干部盯能人,能人盯項目;能人帶動、資源拉動、行政推動、政策驅動)戰略,制訂并落實了在土地、稅費、工商、人才等方面的特區優惠政策,鄉鎮企業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局面。全鎮已
榮譽排行:
2021年3月,韓道口鎮上榜商丘市2020年度市級文明村鎮名單。
歷史沿革:
1927年屬夏邑縣第二區。
1957年劃歸火店區。
1959年屬孔莊東風公社。
1975年劃孔莊鄉、火店鄉、駱集鄉的一部分,成立韓鎮公社。
1984年改韓鎮鄉。
1998年撤鄉設韓道口鎮,屬夏邑縣,沿用至今。